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学校德育遭遇核心价值缺失、知行分离严重、活动载体单一、校本特色缺乏等现实困境。基于作者所在A小学的实际,本文提出“日行一善:小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校本实践”这一研究课题,尝试以“善”为核心,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核心,以“行”为途径,体现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以校本德育体系建构和实施为手段,提升德育实践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实现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传承与创新,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善”是内心的美好德性,也是外显的美好德行;“善”是促进社会进步、有益于他人幸福的符合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日行一善”校本德育实践引导学生每天做一件对己、对人或事物有益的事,在亲身实践中遵循道德原则规范,养成“善”之德行,形成“善”之德性。“日行一善”校本德育实践根据“善”的内涵确立自爱、节俭、诚信、感恩、礼让、合作六个德目,以此为主纲进行德育内容编排,并根据不同年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层级编制“日行一善”内容要求,解决“行什么善”这一问题,使学生“有‘善’可‘行’”。在此基础上,以道德教育实践性原则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指导,重构“日行一善”践行路径并付诸实施,解决“如何行善”这一问题,使学生“知‘善’能‘行’、‘行’中积‘善’”:1.开发“知善明理大讲堂”、“日行一善”主题班会、“好习惯微实践”等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课程;2.培育具有校本特色的节日文化;3.从活动组织、内容编排、教学实施、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具有学科特色的德育渗透;4.通过春秋游、假期开展与社会接轨的实践活动;5.建设以“日行一善”为核心的校园环境文化,在校园景观的改造中对学生进行“日行一善”的熏陶教育。同时,“日行一善”校本德育实践通过家校联系册、成长记录袋和行善接力卡等手段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行善之星”评选、“善行券”发放使用等形式进行结果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