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儿童变应性鼻炎中瘦素的表达及其与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的比例和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AR)中瘦素的表达及其与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的比例与功能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6例AR患儿和20例正常儿童,并分别将其纳入AR组和对照组。收集外周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瘦素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R及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LC2及IL-4+ILC2、IL-5+ILC2、IL-13+ILC2的比例,并分析ILC2比例与瘦素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AR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0.2±3.4ng/mLvs3.3±0.8ng/mL),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PBMCs中ILC2、IL-4+ILC2、IL-5+ILC2、IL-13+ILC2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ILC2:0.097±0.068vs0.025±0.016,P<0.05;IL-4+ILC2:0.074±0.046vs0.027±0.015,P<0.05;IL-5+ILC:20.081±0.053vs0.017±0.006,P<0.05;IL-13+ILC2:0.078±0.056vs0.016±0.006,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R中上调的血清瘦素水平与PBMCs中ILC2的比例呈正相关趋势(r=0.59,P=0.001)。
结论:
本研究显示,AR患儿血清中瘦素表达上调,且其与ILC2比例和功能表型相关,提示在AR发病过程中瘦素对ILC2细胞的调控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瘦素对ILC2的调控和相关机制
目的:
探讨在AR发病过程中瘦素对ILC2的调控和相关信号通路。
方法:
从正常成人PBMCs中分选出ILC2细胞并进行培养,分别加入PBS、细胞因子组合(包含IL-33(10ng/ml)、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10ng/ml)、IL-25(10ng/ml)和IL-2(50ng/ml))、瘦素、瘦素+anti-leptin、瘦素+LY294002(PI3K特异性抑制剂)、瘦素+AG490(JAK抑制剂)、瘦素+SB203580(MAPK抑制剂)刺激后,采用正氚化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3H-TdR)检测各组ILC2的增殖,采用ELISA检测各组上清液中ILC2相关细胞因子(IL-4、IL-5、IL-13)的蛋白浓度,采用RT-PCR检测各组GATA3、RORα基因表达的差异,采用WesternBolt检测各组pAKT的相关表达。建立AR小鼠模型,分别采用PBS、卵清蛋白(OVA)、瘦素、瘦素+anti-leptin、瘦素+LY294002对AR小鼠模型进行致敏。记录小鼠挠鼻及打喷嚏次数,采用ELISA检测各组AR小鼠中OVA特异性IgE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ILC2的比例变化。
结果:
3H-TdR结果显示:经瘦素刺激后ILC2增殖能力升高(P<0.05),且该过程受LY294002抑制;ELISA与RT-PCR结果显示:经瘦素刺激后,外周血ILC2培养液中IL-4、IL-5、IL-13的蛋白浓度与GATA3和RORα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该现象仅受LY294002抑制;WesternBolt结果显示:经瘦素刺激后,ILC2培养液中pAKT相关表达明显增加(P<0.05)。在AR小鼠模型中,经瘦素致敏的AR组小鼠挠鼻、打喷嚏次数及OVA特异性Ig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该现象受LY294002抑制;此外,给予瘦素刺激的AR组小鼠,外周血ILC2比例较PBS组显著升高(P<0.05),且anti-leptin、LY294002可抑制这一现象。
结论:
在AR的发病过程中上调的瘦素可激活GATA3和RORα基因表达并促进ILC2的增殖及ILC2相关炎症反应,且这一过程是通过PI3K/AKT途径实现的。
目的:
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AR)中瘦素的表达及其与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的比例与功能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6例AR患儿和20例正常儿童,并分别将其纳入AR组和对照组。收集外周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瘦素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R及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LC2及IL-4+ILC2、IL-5+ILC2、IL-13+ILC2的比例,并分析ILC2比例与瘦素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AR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0.2±3.4ng/mLvs3.3±0.8ng/mL),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PBMCs中ILC2、IL-4+ILC2、IL-5+ILC2、IL-13+ILC2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ILC2:0.097±0.068vs0.025±0.016,P<0.05;IL-4+ILC2:0.074±0.046vs0.027±0.015,P<0.05;IL-5+ILC:20.081±0.053vs0.017±0.006,P<0.05;IL-13+ILC2:0.078±0.056vs0.016±0.006,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R中上调的血清瘦素水平与PBMCs中ILC2的比例呈正相关趋势(r=0.59,P=0.001)。
结论:
本研究显示,AR患儿血清中瘦素表达上调,且其与ILC2比例和功能表型相关,提示在AR发病过程中瘦素对ILC2细胞的调控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瘦素对ILC2的调控和相关机制
目的:
探讨在AR发病过程中瘦素对ILC2的调控和相关信号通路。
方法:
从正常成人PBMCs中分选出ILC2细胞并进行培养,分别加入PBS、细胞因子组合(包含IL-33(10ng/ml)、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10ng/ml)、IL-25(10ng/ml)和IL-2(50ng/ml))、瘦素、瘦素+anti-leptin、瘦素+LY294002(PI3K特异性抑制剂)、瘦素+AG490(JAK抑制剂)、瘦素+SB203580(MAPK抑制剂)刺激后,采用正氚化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3H-TdR)检测各组ILC2的增殖,采用ELISA检测各组上清液中ILC2相关细胞因子(IL-4、IL-5、IL-13)的蛋白浓度,采用RT-PCR检测各组GATA3、RORα基因表达的差异,采用WesternBolt检测各组pAKT的相关表达。建立AR小鼠模型,分别采用PBS、卵清蛋白(OVA)、瘦素、瘦素+anti-leptin、瘦素+LY294002对AR小鼠模型进行致敏。记录小鼠挠鼻及打喷嚏次数,采用ELISA检测各组AR小鼠中OVA特异性IgE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ILC2的比例变化。
结果:
3H-TdR结果显示:经瘦素刺激后ILC2增殖能力升高(P<0.05),且该过程受LY294002抑制;ELISA与RT-PCR结果显示:经瘦素刺激后,外周血ILC2培养液中IL-4、IL-5、IL-13的蛋白浓度与GATA3和RORα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该现象仅受LY294002抑制;WesternBolt结果显示:经瘦素刺激后,ILC2培养液中pAKT相关表达明显增加(P<0.05)。在AR小鼠模型中,经瘦素致敏的AR组小鼠挠鼻、打喷嚏次数及OVA特异性Ig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该现象受LY294002抑制;此外,给予瘦素刺激的AR组小鼠,外周血ILC2比例较PBS组显著升高(P<0.05),且anti-leptin、LY294002可抑制这一现象。
结论:
在AR的发病过程中上调的瘦素可激活GATA3和RORα基因表达并促进ILC2的增殖及ILC2相关炎症反应,且这一过程是通过PI3K/AKT途径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