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杂种优势的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总产和单产均居第二位,对我国的粮食生产举足轻重。玉米新品种的应用是玉米增产的核心,玉米品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产量与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已成为玉米遗传育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密度为主区,玉米品种及自交系为副区,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在新疆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条件下对1950~2000年代玉米品种及1970~2000年代玉米自交系产量和农艺性状演变及产量与杂种优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1950~2000年代玉米品种产量持续增加。产量随年代的演变可分为三个时期。1950~1970年代产量极显著提高期,1970~1990年代增长缓慢期,1990~2000年代极显著增加期。2.1950~2000年代玉米品种在15000、45000、75000plants.ha-1密度下产量遗传增益分别为0.0732、0.1122、0.1125ton,ha-1.year-1,三种密度下平均增益为0.0993 ton.ha-1.year-1。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没有提高。3.1950~2000年代玉米品种的千粒重、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秃尖长呈增加趋势;出籽率、ASI、倒折率、病株率呈减小趋势;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的演变无一定的规律。4.行粒数的增加是1950-2000年代玉米品种产量提高的最重要因素。穗粗、千粒重、穗长、株高的增加,生育期的延长对产量的提高也起着重要作用。出籽率的下降是1950-2000年代玉米品种产量提高的限制性因素。今后玉米品种选育中应重视对行粒数、千粒重、穗长的选择,可适当增加株高、延长生育期,同时协调与出籽率的关系。5.1970~2000年代玉米杂交种亲本自交系的产量得到了显著改良。15000、45000、75000plants.ha-1密度下产量遗传增益分别为0.0105、0.0268、0.0348ton.ha-1.year-1。三种密度平均增益为0.0240ton.ha-1.year-1。玉米自交系耐密性没有提高。6.1970~2000年代玉米自交系的千粒重、穗行数、穗长、穗粗呈增加趋势;ASI、秃尖长、病株率、倒折率呈减小趋势;行粒数、出籽率、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的变化无一定的规律。7.ASI的减小是1970~2000年代玉米自交系产量提高的最重要因素。行粒数、穗粗的增加对自交系产量的提高也起着重要作用。保持一定的株高和出籽率也是自交系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8.杂种优势对产量的贡献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杂种优势随着年代的增加对产量的贡献率越来越小,密度越高这种趋势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