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传统体育高考训练模式往往忽略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地位,形成了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显示出明显偏向于运动技能的获取,而忽略心理层面的培养,缺乏时代背景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微课以其碎片化、重点突出、交互性强、可重复利用等特点,正在悄然地改变着教育领域下学生获取信息的行为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切实推进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模式的转换,开辟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内外相关的微课进行了综述,并着重对国内体育微课的概念、类型、特征、设计、制作、应用等环节进行了不同学段、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梳理。立足于体育高考生的切身需求,围绕铅球项目进行课程设计,设计一款适用于中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微视频-反馈强化”微课设计与应用模式,并对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架构一条“学生课前归纳整理,课堂教师点拨延伸,课后反馈强化”脉络清晰、层次合理的教学主线。选取淮南市第三中学2015级体育高考训练队男生为研究的测试样本,在实验前对体育高考生的身体形态、专项身体素质进行统一的测试,随机选取40人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20人,对照组20人,经独立样本t检验无差异后,采用比较研究法对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体育微课影响的铅球训练与传统铅球训练的两组体育高考生进行比较,针对学生的铅球专项技术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及学习态度等指标,来评估将产生的影响和效果。研究结果:经过为期六周共计18个学时的教学实验后,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微课训练模式下的实验组与传统训练模式下的对照组在铅球专项成绩上差异无显著性。2、微课训练模式下的实验组与传统训练模式下的对照组在铅球技评成绩上差异无显著性。3、微课训练模式下的实验组与传统训练模式下的对照组在心理学层面的兴趣指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动机和态度心理学指标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具有高度显著的差异。研究结论:1、基于“微视频-反馈强化”的高考体育微课训练模式,虽在短期内对于铅球运动技能专项成绩和技术评定的提高上与传统体育高考训练模式的教学实验对比,差异无显著性。2、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视频-反馈强化”的微课训练模式是一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训练动机和端正训练态度,辅助教师有效教学并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3、基于“微视频-反馈强化”的高考体育微课训练模式下,师生充分利用微课促进了核心素养的落地,通过“目标导向自学——问题导向共学——反馈导向深学”这样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主程序,进而实现以微课为依托的翻转式课堂教学方式,努力为实现学生最终走向深度学习方式质的转变增添了新的信息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