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翻译理论将译者比喻为舌人,媒婆,画家,仆人,翻译机器等等,从对译者的这些比喻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始终处于边缘地位,这是因为传统翻译研究只注重探索翻译机制、寻求翻译策略等积极建立规范的语言层面的活动。传统翻译观一方面认为翻译没有创造性因此无法与创作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又反对提倡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要求译者对原作亦步亦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现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将译者从带着脚链的舞者释放出来,从而将译者的地位提至中心地位。“文化转向”不仅开阔了翻译研究的新视野,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也将翻译主体研究提上了译学研究的重要日程,而译者的主体性问题也自然地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课题。顺应这一潮流,本文将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骆驼祥子》的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具体的译本来研究译者,在翻译像《骆驼祥子》这样饱含文化成分的中国作品时,所能受到的限制条件以及如何在这种限制中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论文开篇综述了译者主体性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界定。中国翻译学者许钧认为,“所谓译者主体意识,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它通常受译者个人的语言和文化能力、生活经历、文化与审美态度、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价值、翻译动机以及目标读者等因素影响。被誉为“人民的文学家”的老舍,以其作品幽默的讽刺、生动的描写和浓郁的地方色彩而享誉国内外。《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成为专业作家后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从文化的视角刻画了祥子从“人”到“兽”的精神堕落的过程,展示了市民文化对个体生命的侵蚀。通过祥子的悲剧,老舍对暗无天日的旧世界进行充满愤怒的控诉。小说取得了巨大成功,不同的译本迄今为止多达三十多种。然而,据笔者所知,对作家老舍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但对其作品尤其是外文译本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研究更是屈指可数。本文拟从译者主体性出发,对其两个优秀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弥补和丰富这一方面的研究。另外,比较的目的不是为了评判译本孰优孰劣,而是为了指出译者主体性对译本的影响。通过此次尝试,本文作者认为在翻译研究和实践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仅是对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利用,而且能够对后继译者敢于挑战权威给予信心,从而促进的翻译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