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肩撞击征的概念是Neer首次提出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而后,Neer又把撞击征分为“出口撞击征”和“非出口撞击征”两类。出口撞击征的病因有肩峰前方骨赘形成、肩峰过度倾斜、肩锁关节退变等,由此可引起冈上肌肌腱变性、破裂。正常肩峰是扁平,微向下弯曲,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喙肩韧带附着处的钙化,可呈勾状。可以认为勾状肩峰系后天退变引起,与肩撞击综合征及肩袖损伤有关[6]。目前临床上习惯将肩撞击综合征分为肩峰下撞击、喙突下撞击和内撞击三型[1]。并根据发病机理不同,又可分为原发性撞击及继发性撞击[32]。由骨性结构或相关软组织的退变,导致肩峰下间隙(acrominal-humeral interval简称:AH)或喙肱距离(coracoid-humeral distance简称:CH距离)减小,进而导致喙肩间隙内的软组织与肩峰和喙肩弓挤压,这种撞击被称为原发性撞击。在长期从事过顶运动的人群当中,如水球、铅球等运动员,关节长时期处于极度的外展外旋位,引起关节囊及支持结构的慢性损伤,导致关节不稳。不同方向的不稳,既会导致不同类型的撞击模式。例如,在关节前方不稳时,肱骨头在活动过程中前方位移增加而引起喙突下间隙狭窄可引起喙突下撞击综合征[39],这种形式的撞击被称为继发性撞击综合征。喙突下撞击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少见,Goldthwait(1909年)最早提出喙突撞击是导致肩痛的原因之一,疼痛部位主要集中于肩前方。喙突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依赖于仔细的临床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磁共振(Magnetic Resource Imaging简称:MRI)是检查肩撞击综合征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随着对于这种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国内外对于该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正逐渐得到重视。国外大量研究[16,27,29]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简称:CT)或MRI测量相关特异指标,例如CH、喙突指数(Coracoid index简称:CI)等,旨在为这种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影像学依据。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MRI,回顾性的验证及分析CH距离,CI指标与喙突撞击综合征之间的关系,了解CH距离及CI的变化,是否是引起喙突下撞击的一个重要因素,继而引起肩袖及肱二头肌长头腱等软组织结构的损伤,以期更好的服务于临床。目的应用肩关节MRI对喙突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喙肱距离(coracoid-humeral distance简称:CH)及喙突指数(coracoid index简称:CI)进行测量,回顾性分析喙突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CH距离及CI较正常肩关节有无统计学差异性。方法将30例术前诊断和关节镜手术中确诊为喙突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MRI做为病例组,28例正常肩关节MRI做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喙突到肱骨小结节之间的距离(CH)及喙突超过关节盂平面的距离(CI)。结果病例组CH距离平均值及标准差为6.81±1.42mm,对照组10.17±1.19mm;病例组CI均值及标准差为14.77±4.88mm,对照组为9.92±2.27mm,病例组与对照组的CH距离、CI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01)。结论喙突下撞击患者的CH距离较正常人狭窄,而喙突指数明显增大。MRI是诊断喙突下撞击的重要方法之一,而运用MRI测量CH距离及CI可以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