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我国近30多年的经济发展,民营经济从萌芽到百花齐放,已然成为我国经济中新生力量的领头羊。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温州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民营企业成长之路,为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金融监管的缺失、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市场主体缺失等各种问题使得民间金融中各种案件高发频发,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温州老板“跑路”事件与非法集资案件层次不穷。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在正规融资渠道中受阻转向非正式的融资渠道,非正式融资渠道既能缓解资金压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利用闲散资金;另一方面,在非正式的金融渠道中,政府处于真空状态势必会让非法分子乘机而入,引发区域的社会动荡。加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各类不规范民间融资介入使得民间金融领域风险积聚,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基于对温州地区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两次案例的研究分析,探讨的是风波的发生及后果,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对两次民间金融风波发生的异同进行比较。主要获得如下结论:虽然两次案件发生的时间相隔较远,时代背景也有所不同,但是又有着共性掺杂其中。对于风波本身而言,二十世纪80年代“抬会”风波表现为由文化素质并不高的“会主”牵动着“会员”的神经;到2011年,资金流动的金额与范围越来越大,风波的发生又延续着上世纪的混乱,表现为企业“破产”与企业主“跑路”。对政府而言,政府管理角色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加之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任由社会闲散资金自由流动。案件发生前政府起了推动作用,发生后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似乎偏离了服务型的定位。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来发现民间金融风波中的共性特征,及政府的定位,为其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发展与改革提供依据。创新监管模式与民间金融产品,发展金融市场;完善金融法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金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