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食品生产也由基于农业社会的自然、手工向以化工添加配制、流水线等方式转换。这一过程与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的大规模流动相叠加,导致以传统生产和销售方式为基础的食品信任全面崩溃。于是,作为社会安全之重要组成部分的食品安全逐渐成为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领域。而其管理水平,也日益被公众关注。近年来,区域性、类别性的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在新的媒介传播格局下,这些事件在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同时,也使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的具体举措。小型食品经营户,因其进入门槛低、流动性强、责任承担能力弱但整体规模巨大等特点,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来,学界和监管界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很多,但是对如何监管小型食品经营户的研究较少。所以,本文立足公共管理、社会治理等相关理论,以成都市A县为个案,以文献梳理、市场调研、入户访谈等为主要研究方法,聚焦小型食品经营户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深入探讨了现行食品监管法律法规及执行体系在小型食品经营户监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改进思路。在结构上,本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正文一、二章,主要内容是本文主要的理论视角及主要概念界定、小型食品经营户的概况、特点及个案介绍;第三部分第三、四章,主要内容是结合成都市A县这个个案,详细分析小型食品经营户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是五、六章,主要是对改进小型食品经营户食品监管的一些思考和本文的主要结论。在研究结论上,本文认为,成都A县小型食品经营户在全县食品经营整体性规模中比例过半,而其门槛低、分布广、流动性强、设施设备不足、主体责任意识低、食品安全意识低、法律观念落后等特点,使其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久攻不下”的瓶颈;同时,监管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适应性差、监管实效低等方面问题,也都有一定代表性。据此,本文认为,监管理念滞后、对监管对象特点把握不足、自治性监管体系建设滞后、多元主体参与不足等,都是监管瓶颈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借鉴国内外小型食品经营监管的相关经验,亟需尽快转变监管理念,进一步完善小型食品经营户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以服务型监管、自治化监管为导向的小型食品经营户监管模式;在全面提升监管体系科学化、信息化水平的同时,高度重视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帮助构建小型食品经营户食品安全的自律机制,鼓励引导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监督和建议,逐步构建精细化指向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维护食品生产经营市场的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