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铜器铭文出土的增多以及金文研究的日益深入,金文隶定研究经历了新字不断被认识,误释不断被改正的过程。然而,目前对金文的隶定仍存有较大的随意性,同一个字,隶定出的字形不一。究其原因,是由于金文隶定的原则和方法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同时期或不同期文献中隶定文字的出入。因此,找出金文的隶定原则,归纳整理其科学之处,对隶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大有裨益。本文选取《金文大字典》为研究对象,《金文大字典》是金文隶定研究重要的参考资料。由戴家祥担任主编,全书共收可释字2661个,分隶258部。部首及部内字头均按笔划顺序排列,字例包括金文字头、器名及句子铭文等内容。该书所据资料详实,内容涵盖了《三代金文文存》、《两周金文辞大系》、《商周金文录遗》,以及上海博物馆的实物资料和《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等文献资料。所录金文字头采用铭文拓片影印,力求字头的清晰、完整。其独特的编排体例将异写字列于同一字头下,异构字列于正字之后,用括号以示区别,并在非通行文字后补注通行的楷书字形。此外,书中金文字形复杂,隶定方法不一,是研究文字隶定原则和方法不可多得的材料。论文以汉字构形学为理论依据,汉字构形学的研究方向是汉字形体依照一定理据构成和演变的规律,为研究各阶段文字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方法,对分析古、今文字具有极强的适用性,是古今文字考据需要遵循的理论。隶定是把古文字转换为楷书,因此,进行必要的汉字构形分析是隶定工作必须遵循的理论指导。研究方法采用分类排比研究和历时对比研究:首先,对隶定材料加以条分理析、分类排比,运用汉字构形学理论对《金文大字典》中的隶定原则、方法梳理归纳,总结其隶定特点及不足。继而,在对《金文大字典》的隶定情况进行客观描写的基础上,与甲骨文、战国文字及小篆的隶定情况进行比照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隶定情况,分析古文字隶定的异同及成因,以期得出科学的隶定原则和方法,为隶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金文大字典》中出现的隶定原则及方法归纳、整理。根据《金文大字典》的隶定情况,总结出隶定原则包括:依据金文字头构形隶定以及依据与通行文字的对应关系进行隶定两种。隶定方法则涵盖了严格隶定、偏旁对应、字形转换,综合隶定以及音义转换法五种。第二部分,进一步总结出《金文大字典》中存在的隶定问题,概括该书的特点及不足。《金文大字典》的隶定方法多样化,对异体字的处理有独到之处:将异写字不加区分,收录在同一字头下,隶定为同一楷书字形。对异构字的处理则是在正字之后逐一列出异构字字形,很好地体现了异构字间的构件差别。此外,在括号中补注通行文字的做法,既保留了金文的字形原貌,又方便了释读,达到了“存古”与“识字”的双重效果。但《金文大字典》中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由于隶定原则不统一而导致的隶定方法混乱等问题。第三部分,将《金文大字典》中共存的字头隶定与例句隶定进行比较,重点分析字头隶定与例句隶定差异的表现及原因。字头隶定与例句隶定差异产生的原因大致包括:单纯的隶定错误,由于铭文自身的特殊性质导致的混乱现象以及由于字头隶定的不清晰而引发的隶定问题三种。第四部分,在对金文与甲骨文、战国文字及小篆的隶定原则、方法横向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不同时期古文字隶定的原则可概括为:体现文字构形以及体现与通行文字的对应关系两种。隶定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注重笔画、构件对应的隶定方法,一是注重与通行文字对应的隶定方法。通过总结隶定文字的规律及特点,为后世的隶定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针对由于隶定原则不统一而引发的一系列隶定问题,对不同的文字情况选用与之契合的隶定方法是隶定准确与否的关键所在。由于笔者才疏学浅,能力有限,文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错误和疏漏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