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系统研究儿童友好城市理论发展沿革、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点明儿童友好城市在空间层面上要为儿童提供健康的卫生设施和基础社会服务设施、安全的街道、游戏场、自然空间和无污染的环境;梳理各国有关儿童友好社区定义、目标,归纳总结儿童友好社区空间建设指引,指出在空间层面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应重点关注游戏空间、游戏设施、通路空间及基础设施四个方面。通过长沙、岳阳的实证调研指出游戏场地建设及街道安全是当前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应关注的重点,社区是重要的空间层级。进而从社区是否具备混合功能视角出发,将长沙市内调研的84个社区分为单一型社区(单一居住功能)以及综合型社区(配有除中小学以外的企事业单位);对其构成小区空间形态进行分析,指出存在有明显中心绿地(1990年后开始出现,2000年后开始普遍)及无明显中心绿地(多为1990年前建设)两种类型,2010年以前建成的住宅区构成的社区面临更新问题最为紧迫。在此基础上,选取长沙市丰泉古井社区、英才园社区分别作为单一型社区和综合型社区的代表,从游戏空间、游戏设施、通路空间及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对其游戏空间状况进行调研,指出当前社区存在游戏空间开放性差、游戏设施单一、步行系统连续性差、公共设施共享性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交通管制+空间更新”提升道路安全性,点、线、面结合聚焦游戏场地建设,功能复合实现游戏资源多样化等空间更新策略,同时强调游戏促进者的在维系空间活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途径方面,文章系统的梳理社区更新相关研究,指出国内外社区更新价值导向均由单纯的物质空间更新转向对人的需求、社区邻里关系的关注,在更新模式上,主要采用多方参与的方式进行。在运营管理方面,应采用“商业化+普惠性”并用的方式,通过商业化的方式维持社会组织自身生存,以普惠的方式将公共空间免费向儿童开放,以儿童为纽带,促进社区居民的交流与互动,重塑社区邻里关系,最终实现多元共治、社区儿童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