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VBAC)的产程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上正确管理VBAC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06月~201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228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病例,其中观察组76例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孕妇,即VBAC组;对照组A组76例为同期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对照组B组76例为同期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经产妇。通过收集各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和相关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各组产妇的产程特点、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并分析影响VBAC产程的相关因素。结果1.观察组的平均总产程为5.7289±3.0549小时,小于对照组A组的平均总产程7.9649±3.7828小时,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对照组B组的平均总产程4.9439±2.1179小时,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对照组比较,A组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平均第一产程为5.1434±2.7947小时,小于对照组A组的平均第一产程6.9257±3.6592小时,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对照组B组的平均第一产程4.4329±2.0771小时,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对照组比较,A组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平均第二产程为0.6737±0.5269小时,小于对照组A组的平均第二产程0.8257±0.4656小时,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对照组B组的平均第二产程0.3167±0.2358小时,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对照组比较,A组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的平均第三产程为0.1638±0.0769小时,小于两组对照组,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按照既往有无顺产史,将观察组分为两亚组,两亚组之间只有第二产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三产程和总产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组产妇的孕期体重增加与其总产程呈正相关,产妇孕期体重增加平均11.3±3.2 Kg,总产程平均5.7289±3.0549小时,线性回归方程为:Y=0.296x+2.383,R~2=0.095,P<0.05。7.观察组产妇的孕期体重增加与其第一产程呈正相关,产妇孕期体重增加平均11.3±3.2 Kg,第一产程平均5.1434±2.7947小时,线性回归方程为:Y=0.267x+2.127,R~2=0.091,P<0.05。8.观察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大于两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对照组比较,A组大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各组孕妇分娩并发症(产后出血、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粘连、尿潴留、子宫破裂)、各组新生儿出生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转入新生儿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VBAC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介于初产妇和经产妇之间,VBAC者临产后应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并考虑此产程特点,可优化产程管理效果。2.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的VBAC者其第一产程和总产程较长,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者,如有阴道试产的意愿,孕期应严格控制体重增加情况,将有利于缩短其第一产程和总产程。3.VBAC的产妇在分娩并发症、新生儿结局方面与非瘢痕子宫者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