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四个试验,研究了大豆凝集素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结合规律及其对SD大鼠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1)制备纯化的大豆凝集素样品及其含量和活性测定。试验所制备的纯化大豆凝集素样品的纯度大于95%,接近于Sigma公司生产的大豆凝集素产品,其凝集活性也与Sigma公司的大豆凝集素产品接近。2)研究了大豆凝集素与不同日龄SD大鼠和ICR小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结合规律。给怀孕SD大鼠和ICR小鼠饲喂不含大豆或大豆产品的日粮,以其所产仔鼠为试验动物,试验分别选取0、7、14、21、28和35日龄的仔鼠,每种动物每个日龄各6只,无痛处死,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用4%的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切片,然后用ABC试剂盒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图像分析仪检测其棕色阳性染色物的光密度值。结果表明,大鼠和小鼠的小肠粘膜与大豆凝集素的结合规律相似。大豆凝集素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结合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不同日龄之间小肠上皮细胞与大豆凝集素的结合程度差异极显著(P<0.001),在出生时结合程度很低,然后逐渐增加,到28日龄达最高,35日龄降低。3)研究了大豆凝集素与不同日龄艾维茵肉鸡小肠粘膜的结合规律,并与大豆凝集素与不同日龄大鼠和小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的结合规律进行比较,以揭示哺乳动物和家禽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与大豆凝集素的结合规律是否存在差异。试验选用72只刚出壳的艾维茵肉鸡,喂给不含豆粕的玉米淀粉酪蛋白日粮,在0、7、14、21、28和35日龄均随机选取6只屠宰,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样品,用ABC试剂盒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用图像分析仪检测其棕色阳性染色物的光密度值。结果表明,大豆凝集素在艾维茵肉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结合程度没有显著差异,而且不同日龄艾维茵肉鸡之间其大豆凝集素的结合程度差异也不显著。但艾维茵肉鸡和哺乳动物(大鼠和小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与大豆凝集素的结合规律存在差异,可能意味着哺乳动物和家禽小肠粘膜的糖基化模式存在差异。4)研究了日粮中不同水平的大豆凝集素对大鼠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30只19日龄断奶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配到五个日粮处理中。五个处理大鼠均采食以玉米淀粉酪蛋白为基础的日粮,采食量均为7g/rat/d,试验期为20d。试验中大鼠平均初始体重为77.8±2.6g,凝集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0.5、1.0、1.5和2.0mg/g。试验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大豆凝集素,大鼠生长性能下降(P<0.01),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和细胞因子浓度均下降(P<0.05),另外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表明日粮添加纯化大豆凝集素能够影响大鼠的生长性能,并能够影响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同时随着剂量增加,这种影响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