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父母体重状态儿童的肥胖高危因素比较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iang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父母肥胖及非肥胖的家庭中儿童的出生情况、饮食行为、体力活动、睡眠情况及母亲喂养行为,探讨儿童肥胖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中心城区1岁的儿童,将符合研究条件并同意参与课题的家庭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同济医学院共同设计及修订的问卷(儿童基本情况问卷、儿童饮食行为量表、母亲喂养行为量表等)进行调查并测量儿童及其父母的体格指标,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描述性分析:①共调查105名1岁儿童,其中男童占60.95%,女童占39.05%,男女性别比为1.56:1;②男童身长、体重和头围及BMI值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43%、15.24%;④女童吃饭速度慢饮食行为维度得分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单因素分析: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①父母肥胖家庭的儿童身长、体重、BMI高于父母非肥胖家庭的儿童(P<0.01);②父母肥胖家庭中电视数目为2台及以上者多于父母非肥胖家庭(P<0.01);③父母肥胖家庭儿童的辅食添加时间(4.32±1.13月)早于父母非肥胖家庭的儿童(4.84±1.35月)(P<0.05);④父母肥胖家庭儿童对饱足感的反应维度得分低于父母非肥胖家庭(P<0.05)。  2)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①父母肥胖家庭中儿童的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父母非肥胖家庭(P>0.05);②父母肥胖家庭儿童的低出生体重和高出生体重比例、剖宫产比例高于父母非肥胖家庭(P>0.05);③父母肥胖家庭儿童生病次数、住过院、患过腹泻、患过肺炎的比例少于父母非肥胖家庭(P>0.05);④父母肥胖家庭儿童会爬、会走的比例低于父母非肥胖家庭(P>0.05);⑤父母肥胖家庭儿童入睡前需要喂哺、有哭闹的比例高于父母非肥胖家庭,有夜醒、入睡需要时间少于父母非肥胖家庭(P>0.05)。  (3)相关性分析:对母亲喂养行为量表和儿童饮食行为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喂养行为中的情绪性喂养与饮食行为中的情绪性少食、总是喝东西呈现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较高,父母肥胖家庭中存在的儿童肥胖相关因素除父母肥胖外,还有吃饭速度快、低出生体重、高出生体重、剖宫产等,应通过加强孕产期营养保健、科学育儿健康教育、动态生长发育监测等措施避免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发生,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孕妇孕早期、孕晚期睡眠变化情况,分析孕妇孕早期,孕晚期睡眠质量对婴儿体格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铜陵市妇幼保健院开展的
据报道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砂金开采工程投产后第一年生产效果显著。由两条斗轮式采金船组成一个采金队,一条船用于挖掉复盖层,另一条船用于采掘含金物料。把开采出的矿石
现代测绘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获取信息的手段,具有定位的高度灵活性和高精度、快速度、提供三维坐标、全天候作业、操作简便以及全球连续覆盖等特点,已成为获取现势空间数据的重
长篇小说中,主人公白嘉轩的生命历程贯穿于整部作品,成为一条清晰的叙事主线.这一人物形象本身具有极丰富的多面性,表达了人们对于完美人格的崇仰和对真实人性的探寻,他既反
近年来,电视情感节目已经蔚然成为一种文化景观。 然而,所谓“情感类谈话节目”,严格地说并不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概念,只是因为它符合谈话节目的形式要素:谈话主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颇受重视的同时,也存在着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在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同时,以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作为一个方向,使之做到
理想信念教育是新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新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的主要内容之一.当前国际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ultiobjective approach to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ler for the swing-up and handstand control of a general cart-double-pendulum system
本文论述钻孔中进行水文试验的原理。注浆工程的可靠性取决于钻孔揭露含水层的有关资料是否全面、准确,这些资料包括含水层位置和厚度、地下水水位,导水性,渗透性、裂隙率、
通过对青海省所属三所高等学校进行深入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分析出三所大学校园文化所呈现出的差异性进行评价,并对青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今后促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