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粮食生产预警系统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y239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粮食生产则是基础中的基础。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对人口众多、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的中国而言。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的粮食生产发展迅速。刚建国时,河南省粮食产量仅为724.5万吨,到了2002年河南省的粮食产量达到4210万吨,是建国初的近6倍。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1978年粮食产量为1900万吨,到了1988年就增加到2663万吨,十年间净增763万吨。自1989年起,河南省的粮食产量就始终高于3000万吨,尤其是自1998年起,更是高于4000万吨。但是,粮食产量并非逐年递增,而是呈现出一种波动。而且,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粮食品种结构的不合理,农业资金的短缺,劳动力的匮乏等,这些都对河南省的粮食生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本文通过建立粮食生产预警系统对历年粮食生产的警度情况进行刻画,并提出减少或避免波动的方法途径,使损失尽可能的小。文章在建立河南省粮食生产预警系统的过程中,用到了灰色预测理论,灰色关联度方法,时差相关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相关理论方法,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粮食生产预警灯系统,从而直观地显示出各个年份的总的警度及各个警兆指标的警度,为未来的粮食生产提供指导。文章预警的结果发现,河南省粮食生产年年有警,只是每年的警度大小不同,其中1999年、2001年、2002年与2004年为轻警,2000年与2003年为中警。结果与事实符合。通过研究,本文发现河南省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一、耕地面积连年大幅度下降,影响生产能力稳定提高。二、粗放经营,影响土地产出率。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不能有效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四、资金投入不足,对粮食生产重视不够。五、农业科技服务滞后,影响粮食生产水平提高。六、粮食生产技术距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七、粮食生产者素质低,要加强素质教育。八、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粮食生产。九、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下列建议:1、保护耕地和水等自然资源,稳定粮食基本生产能力。2、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3、加强粮食科技的研究和推广。4、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培育高产良种是关键。5、加人物质投入力度,重在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6、加强综合生产体系建设。
其他文献
艺术歌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一个杰出代表,古诗词艺术歌曲又是中国声乐作品的一个绚丽分支。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将西方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与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地产权制度。本文基于这一出发点,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有关产权理论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分散弱小的个体走进市场时自发组成的组织,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又一次组织制度创新,其核心是构造利益增进机制和协调机制,维护农民这一弱势群
退耕还林是我国为遏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采取的一项空前的重大举措。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退耕还林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西部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我国的林业发展逐步向正规化和法制化建设的轨道前进,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意识的增强,林业在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新农村建设资本投入严重不足,仅仅依靠国家、农户、银行贷款和外商资本无法满足农业和农村
通过调查,明晰了云南省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并从幼教师资队伍培养与培训两个角度,提出整体构建幼儿教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使之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提出了我国草原牧区划分的单元标准、景观标准和经济标准,并对所提出划分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验证。
三峡库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丘陵山区,土地特别是宜农耕地资源十分有限。随着175m蓄水位的实现,库区还将淹没大量耕地,这无疑会加剧库区人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日趋加快,大量农地被国家征用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已成为必然。然而,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