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入南京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日本军国主义制造的这场劫难,使中华民族蒙受耻辱。“南京大屠杀”也成为中外作家竞相书写的主题,不同国族、不同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书写是有所不同的,但中国作家对“南京大屠杀”的文学书写,始终秉持民族主义立场,发掘“南京大屠杀”题材所具有的现实与历史意义。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主要分析了当前学术界对中国作家的“南京大屠杀”主题的文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梳理了中国作家不同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书写。中国作家的“南京大屠杀”书写体现着时代性的特征,在不同时期体现着不同的民族主义思想、历史观念和文化姿态。抗战时期的书写侧重全民族抗战意志的宣扬;建国后至九十年代中期侧重政治意识、阶级立场和党派观念的书写;最近二十年的创作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展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对“南京大屠杀”的苦难有了多元化的理解。第二章着重分析在民族战争下个人、家、国的内在关系。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链条中,个人、家、国的关系本是递进的和谐关系,但是在民族国家受到侵犯时,民族国家的最高存续原则对“个人”“家”的存在空间构成了挤压。“个人”在民族战争下对“家”“国”的选择往往从“舍家”走向“卫国”的道路。第三章主要分析“南京大屠杀”书写中的宗教意象。宗教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气息的特殊场所,它似乎与世隔绝。不同宗教各有其供奉的神祗、教义,众多宗教的教义包含了救赎的观念。中国作家书写的“南京大屠杀”相关文学作品中,对战时的佛教与基督教的书写构成了作家民族立场表达的两个方面,宗教之间既是统一的又是有区别的。中国作家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赋予佛教的拯救意义强于基督教,甚至对基督教徒的救赎进行了否定,这体现出作家对本民族文化的自决和自信。第四章主要分析“南京大屠杀”带给中华民族的创伤记忆。在中国作家笔下,日军不仅对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进行摧残,还试图瓦解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对于苦难,没有什么比苦难本身更具说服力,虽然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已渐渐离去,但他们的创伤已成为一种民族记忆。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对“南京大屠杀”的书写立场进行阐发。“南京大屠杀”书写需要融入当代观念和现实关怀,在苦难的叙述中还原历史、反思文化,铭记历史是为了警醒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