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于1927年的《第三弦乐四重奏》,在巴托克所有作品中属最艰深、最难于理解的一首。在目前作者所掌握的资料中,对这部作品的分析研究,大都蜻蜒点水,略提一二,如Lendvai的《Bartók:An Analysis of His Music》中仅用了两个谱例(大小调和弦及等比例调式),而他所建构的和声及曲式理论根本无法解释这部作品;有的论著甚至有意回避了这部作品,如Antokoletz在《The Music of Béla Bartók》中明确指出:关于巴托克的六首弦乐四重奏,他只研究No.1、No.2、No.4、No.5、No.6。本文的目的就是针对其最富有特点的对称和弦结构及和弦进行作系统的、全面的论述,从而揭示其创作的思路。关于调式及主题展开手法,目前已有许多专论,本文仅作简略介绍。对称和弦的概念最早由George Perle提出(即X、Y和弦,分别对应于本文的S(?),S(?)),后来Leo Tretler在此基础上提出了Z和弦(对应于本文的S511)。但仅这三个和弦,无法系统地解释这部四重奏,甚至也无法全面解释其它的四重奏作品(Antokoletz曾利用这三个和弦对第1、2、4、5、6号弦乐四重奏作过较深入的,但非全面的分析)。通过仔细研读,我发现了对称和弦(Symmetry chord)的普遍性及原始音程(Original interval,姚盛昌先生称之为结构音程)在和弦的纵向结构及横向连接上的结构功能,并尝试探究了它们产生的多调式基础、结构方法、和弦特性及和声运动原理。事实上这也是具有调式特征十二音音乐的一种有效的和声组织方法,如果我们以对称和弦和原始音程的理论框架来分析这部作品,将会变得非常容易理解,关于这一点,可参看综合分析部分(其中对第一乐章的分析是非常详细的)。再进一步说,由这部作品所概括出来的和声原理,从实践上看,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度半音化的、有调式特征的音乐的多声写法中,本作品即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的发展前途如何,还有赖于作曲家、理论家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