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地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气候随海拔增高而变化导致植被、土壤及整个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垂直分异,形成能反映山地自然特点的具有一定排列顺序和结构的垂直带谱。山地垂直带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和博物学家洪堡对南美安第斯山的观察和研究。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许多学者都不断地对中国山地垂直带从不同学科和角度进行研究,给我们认识中国山地生态结构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山地垂直带谱的研究是一项历久而常新的课题,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对垂直带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大兴安岭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产地,因地处高纬地区,林木生长速度慢,森林生态环境容量比较小,受环境因素的制约作用,在生态系统方面比较脆弱。森林植被一旦破坏,很容易荒漠化,造成生态功能衰退,影响与其相邻的草原地带草地沙化面积扩大,盐碱化程度进一步增强。本文选取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东坡为研究区域,在自然地理学理论、方法的指导下,选取本区各个地质时期遗留下来的夷平面为标准观测点,通过野外调查得到了基础数据。利用GIS、RS平台相结合的手段对本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垂直变化进行研究,自上而下划分了八个垂直带。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各个垂直带的自然地理特征,归纳出整个垂直带谱具有破碎性、温带到寒带的过渡性、重叠性等特点,原因是其受海拔、地理位置、坡向、微地形、地面组成物质的分异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