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客体追踪范式是研究动态场景下视觉信息加工机制的重要工具之一。近年来研究者使用更加生态化的刺激作为多客体追踪的材料,发现在追踪任务中,客体的身份信息在追踪过程中可以得到识别和表征,甚至一些非刺激性因素(如面孔的熟悉度和吸引力等),均可以影响追踪绩效。情绪表情,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刺激,对人们的社交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发现静态情景下情绪表情会影响面孔身份的识别和保持,但较少涉及动态背景下表情和身份的相互影响。本研究旨在考察追踪任务中恐惧表情是否可以得到加工,影响对多个面孔的位置和身份追踪。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研究情绪表情对多面孔追踪的影响。实验一采用2(目标表情:恐惧,中性)×2(非目标表情:恐惧,中性)的实验设计,探究目标与非目标的表情类型是否会影响位置追踪(Location Tracking),结果发现:当恐惧面孔作为目标时,追踪绩效显著高于中性面孔;非目标的表情类型对追踪绩效无影响。实验二为排除视觉层次上的表面特征对实验一结果解释的混淆,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将面孔倒置,结果发现倒置的恐惧面孔作为目标时的追踪优势消失,表明是目标的表情而非表面特征影响了追踪绩效。实验三进一步探究目标情绪表情对身份追踪(Identity Tracking)的影响,操纵目标的表情类型(中性,恐惧),在面孔运动停止后要求被试指出特定目标面孔所在的位置。结果发现对恐惧面孔的身份追踪绩效显著高于中性面孔。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在多面孔追踪任务中,目标面孔的表情可得到表征,进而促进位置追踪,而非目标的表情则不会影响位置追踪;(2)恐惧面孔作为目标时,会促进目标身份的识别和保持,产生更强的身份一位置捆绑效应,进而促进身份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