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发展——从夏昌世到何镜堂,岭南两代建筑师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地域广阔,建筑是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历史痕迹。岭南地区作为我国建筑文化最具地域特色的地区之一,研究其有代表性建筑师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是岭南建筑发展研究的一部分,并对当前岭南建筑的发展有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研究对象:夏昌世——第一代岭南建筑师,被誉为岭南现代建筑的先驱;何镜堂——当代岭南建筑大师,师承夏昌世。本文试图从一条师承线索,研究在岭南现代建筑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的有代表性、影响性的建筑师夏昌世与何镜堂,以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深入研究其建筑观及教育观,探求岭南建筑发展的其中一条重要脉络,以及对岭南建筑未来发展的启示。 本文一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相关领域与概念,以及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论文主体分为四章: 第二章从时代背景因素、思想渊源、发展历程等方面,系统研究岭南两代建筑师的建筑观,总结夏昌世与何镜堂的建筑思想和理论成果; 第三章研究岭南建筑教育的发展及两代建筑师的教育观,总结夏昌世与何镜堂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梳理他们所代表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分析岭南两代建筑师的传承与发展,从横向和纵向角度对夏昌世与何镜堂作分析研究,并对他们的建筑作品进行解读,总结其脉络发展; 第五章对夏昌世与何镜堂作出总结评价及相关方面的借鉴,并探讨岭南建筑发展的现状及建筑师的传承与发展对岭南建筑创作、建筑教育、后代建筑师带来的启示。
其他文献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东段的主要干线,汉唐时期,东西方文化通过战争、宗教和商贸等渠道交汇于此,对其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西走廊的建
广州人天生离不开珠江,临江而居、近江设市、以舟代步等等都说明了广州人和珠江水的不解之缘。随着广州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房地产业更是随着福利分房制度的消
在二战重建阶段之后,当时的西欧国家经历了一段长时间平稳高速的经济增长期,但时间进入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增长呈现的则是更多的不规律性和不可捉摸性,也随
榫卯节点作为传统木构建筑的核心技术问题,是解读传统木构建筑的关键。对榫卯节点的理解,如果局限在榫卯样式、做法的层面,没有超越工匠式的经验传承式的理解方式,榫卯的结构、构
本文从人际交往的角度研究城市居住空间。空间的交往性研究是研究城市居住空间的一个角度。它必然要和空间所承载的社会生活以及人的行为发生关联。本文分别从人的行为和场所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在博览建筑类型中自然光的应用,博览建筑对于自然光有着既需要又排斥的矛盾要求。自这一建筑类型问世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应用便没有停止过。自封闭的亚历山大科
本文以建筑的基本问题:营造为出发点,选择云南剑川民居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剑川民居为土木结构体系,在材料和结构上具有较为清晰的营造逻辑性。在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总结前人的研究
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虽已达到40%,但农村人口在本世纪头20年里仍将占据我国人口的主体。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的庞大,即使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明天,农村人口数量仍然不可小觑。
中国社会经济将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诸多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出来。公众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不断增强,市民社会在中国开始
在现代社会多元的建筑设计思潮中,“折叠”是一种非线性的、混沌思想的建筑设计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笛卡尔空间体系,以建筑围合体系中面的“转折”、“突变”等交接关系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