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性研究,全面了解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近7年收治的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整体情况,以未复发/非难治DLBCL患者为对照,分析总结复发/难治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索能够早期预测复发/难治DLBCL的临床病理因素,从而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0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经手术或者活检后病理组织学确诊的DLBCL患者共183例,排除所有未行规范化治疗的患者,最终以159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复发/难治DLBCL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复发/难治组和未复发/非难治组。首先对两组患者在是否采用R-CHOP方案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两组患者是否存在差异;其次对复发/难治组的56例患者进行病理复阅,了解其有无误诊;最后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性,分析复发/难治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本研究资料有90例患者采用了R-CHOP方案治疗,其中复发/难治组有26例,占46.4%(26/56),未复发/非难治组有64例,占62.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对复发/难治组的所有患者进行病理复阅发现,初次诊断与复阅后诊断不一致者3例,其中复阅后诊断为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者1例,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合并DLBCL者2例,另有3例为B细胞来源淋巴瘤,但因标本固定不佳及缺乏一些免疫组化指标,不能明确其具体类型,对其初次诊断尚存争议,而剩余50例患者初诊与复阅后诊断一致。3、复发/难治组患者共56例,占35.2%,与未复发/非难治DLBCL患者相比,两组在发病年龄、性别、民族、肿瘤家族史以及是否伴有乙肝病毒感染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4、复发/难治组较未复发/非难治组患者结外受侵数目多、B组症状发生率高、IPI评分高、临床分期晚、多合并大肿块(P<0.05),而在首发部位(结内或结外)及首发症状方面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5、复发/难治组与未复发/非难治组中仅有部分患者进行了Myc、Bcl-2、CD5、Ki-67的检测,两组患者在肿瘤细胞来源、CD5、Ki-67及双/三重表达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6、与未复发/非难治组相比,复发/难治组患者初诊时多伴有低蛋白血症、LDH升高、β2-微球蛋白升高以及淋巴细胞绝对值减低(P<0.05),而是否伴有贫血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结外受侵数目>1、IPI评分高、临床分期晚、大肿块、初诊时合并B组症状、低蛋白血症、LDH升高、β2-微球蛋白升高以及淋巴细胞绝对值减低都是复发/难治DLBCL的高危因素,针对这类患者,在临床工作中应及早重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个体化、高强度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预后。2、DLBCL是一组具有显著异质性的恶性肿瘤。随着分子遗传学以及免疫分型技术的发展,其在判断DLBCL预后方面的价值得到了国内外研究的证实,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因此,我院应进一步加快分子分型诊断技术的发展进程,同时规范DLBCL的高危因素的筛查,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