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老年痴呆症与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两种精神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猛发展,它们必将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卫生和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痴呆症患者人数约为3560万,预计患者的人数每20年就几乎翻一倍。我国是全球老年痴呆人数最多的国家,2001年为500万,预计2040年将为所有发达国家痴呆患者人数总和。同时,据WHO统计,全世界约有3.5亿人罹患抑郁症,只有不到25%的患者获得适当治疗和保健服务。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7%~10%。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30%~65%曾出现过抑郁症状。痴呆症与抑郁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日益沉重的物质和精神负担。在我国,老年痴呆症常被认为是正常老化的过程,导致许多患者未能及时被发现。老年抑郁症的识别率也远远低于国家规划水平。了解社区老年痴呆症与老年抑郁症未发现率对于正确评估卫生服务实际需求,延缓疾病进程和改善卫生服务现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目的:通过开展六省(市)城乡地区老年痴呆症与老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老年痴呆症与老年抑郁症的未发现率;探讨老年痴呆症与老年抑郁症未发现率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一群体的健康服务提供政策建议。 方法:按照典型抽样与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上海市、黑龙江省、山西省、广东省和湖北省确定了6个城市社区和6个农村社区作为研究现场,开展老年痴呆症与老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是:①在当地居住≥5年;②年龄≥60岁;③无严重耳聋或失语者。自行设计危险因素问卷,结合国际痴呆项目(“10/66”)调查使用的成套量表对六省(市)整群随机抽取的8386名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老年痴呆症诊断采用“10/66”诊断方法并结合知情人报告医生诊断方法,老年抑郁症诊断采用老年精神状况量表(GeriatricMentalStateSchedule,GMS)自动诊断系统(AutomatedGeriatricExaminationForComputerAssistedTaxonomy,AGECAT)诊断方法并结合知情人报告医生诊断方法。资料使用EpiData4.0双遍录入,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主要运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数据。 结果:(1)此次调查获得有效问卷7072份,有效应答率为84.33%。共发现老年痴呆症病例377例,未发现率为93.1%(351/377);老年抑郁症病例345例,未发现率为92.5%(319/345)。(2)老年痴呆症发现组与未发现组不同社区类型、职业、文化程度、获得帮助情况、有无兄弟姐妹及居住距离情况、朋友交流情况、邻居交流情况、听觉障碍、癌症、共患躯体疾病数量、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数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ofDailyLife,ADL)评分、家族精神病史的人数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为农民(OR=7.08)、需要时可获得及时帮助(OR=27.37)、与兄弟姐妹的居住距离近或无兄弟姐妹(OR=6.41、OR=12.62)、有听觉障碍(OR=15.70)、患癌症(OR=47.50)、ADL评分正常(OR=0.25)、有家族精神病史(OR=706.29)是患痴呆症未被发现的危险因素。(3)老年抑郁症发现组与未发现组不同社区类型、职业、文化程度、参与户外活动情况、个人年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自评经济、子女数、有无兄弟姐妹及居住距离情况、心脏病、糖尿病、癌症患病情况的人数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为农民(OR=19.28)、初中文化程度(OR=8.49)是患抑郁症未被发现的危险因素。 结论:(1)我国老年痴呆症未发现率与老年抑郁症未发现率水平较高,均高于国外一般研究水平。(2)老年痴呆症未发现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职业、获得帮助情况、有无兄弟姐妹及居住距离、听觉障碍、癌症、ADL评分、家族精神病史。(3)老年抑郁症未发现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职业和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与老年抑郁症未发现率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 建议:(1)深入开展老年痴呆症与老年抑郁症相关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疾病知识的普及率;(2)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消除因职业等社会经济地位优劣对获取医疗服务机会的影响;(3)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4)充分发挥现有卫生服务网络体系的功能,将痴呆症和抑郁症的筛查纳入社区(农村)健康服务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