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跃进”运动的社会心理基础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DER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跃进”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共中央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运动,它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关于“大跃进”运动发动缘由的研究成果已颇为丰富,客观方面主要以我国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为分析重点;而主观方面则将运动发动进行原因主要归结于当时最高领导层的决策错误,视角和焦点多集中于领袖和领导集体的层面上。而事实上,“大跃进”运动的参与者,广大人民群众当时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对运动的发生和持续开展以致高潮迭起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推波助澜作用。文学作品向来是我们窥探历史真相的重要视角,通过对当时的民歌集《红旗歌谣》中民歌的分析,我们可知当时的人民大众主要存在以下四种社会心理:急于求成的社会心理、忽视客观规律的“左”倾心理、缺乏独立思考的从众心理、盲目而泛滥的崇拜心理。这些社会心理普遍而广泛的存在,对当时的“大跃进”运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虽早已尘埃落定,但反思历史,能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本文从新角度与相关材料的合理运用看待同一历史问题,以期得出的论点更具有说服力的同时也能够引发史学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重新思考。
其他文献
文化是政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文化是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不仅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现有理论的升华和实践的总结,更有利于中国特色
相传,舜受尧的禅让而称王,国号为“虞”,称“虞舜”,虞舜就是虞姓的始祖。这是有关虞氏最古老的传说之一。
城市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必先建设和谐社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逐步确立
党内批评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坚持的优良作风,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列宁的党内批评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理论遗产。他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党内批评思想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所要建立和建设的社会蓝图的美好描述。它是一个构建了以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和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理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