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陀“十七年”历史剧创作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za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陀是一位跨越现代和当代的作家,一生共创作、发表二百七十余篇作品,涉及小说、散文和戏剧等多个领域。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师陀文学创作的重心由小说和散文转向戏剧领域,并在此后的三十余年里,戏剧创作成为师陀后期文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十七年”时期,文学界形成了一股历史剧创作热潮,师陀顺应文艺潮流,开始进行历史剧的写作。本文以师陀在“十七年”期间创作的三部历史剧《伐竹记》《西门豹》和《列御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对师陀的历史剧创作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与思考。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阐述师陀戏剧创作的历史背景。分别从“独特的人生体验与文化滋养”和师陀“十七年”历史剧的创作机遇两个方面,分析师陀踏上戏剧创作道路的整个过程,兼叙师陀在进行历史剧创作过程中所秉持的创作原则。第二章探讨师陀“十七年”历史剧创作的主体建构。首先结合文本探究师陀“十七年”历史剧创作的主题,即深切的人文关怀;其次分析“锁闭式”戏剧结构在师陀历史剧中的运用;然后从“结构方式”和“表现形式”两个角度解析其历史剧戏剧冲突的设置;最后分析师陀历史剧的叙事模式。第三章分析师陀“十七年”历史剧创作的艺术特征。师陀十分注重对戏剧氛围的营造,通过舞台布景和“意象”的使用,达到渲染历史剧氛围的目的;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师陀善于在“忠奸矛盾”的对立中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在语言运用方面,师陀将具有“诗化”特征的语言与河南方言融合在一起,使其作品呈现出独特的中原特色。第四章是对师陀“十七年”历史剧创作的限度思考。将师陀的历史剧创作放入“十七年”泛政治化的语境中,明确其作品呈现出来的轻松幽默的叙事风格和辛辣的讽刺意味,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十七年”时期以“崇高”作为文艺创作主导的单一创作思维,为此时期的历史剧创作增添了新的变奏。但师陀的历史剧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作品中显而易见的“席勒化”倾向和“人民力量”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历史剧思想深度和审美效果的体现。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新钢笔画的内涵也在不断地被丰富。新的绘画材料对于中国新钢笔画的发展意义重大,传统的工具和材料对于表现画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如果能巧妙地将新材料运用于创作中,就能打破之前的限制。本文关注的重点在于中国新钢笔画的概念界定,以及运用新钢笔画的理念完成毕业创作。绪论章交代了钢笔画在中国的现状。第二章从中国新钢笔画的概念入手,研究钢笔画在西方的发展与概况,钢笔画传入中国后的发展与概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我国正处于思想多元化、各种矛盾突出的社会转型期,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人民日报》“表现”如何?较2003年的“非典”报道有何变化?引发其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今后主流媒体在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又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去改进?这是我国媒体亟需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去回答的问题。首先,使用
WHO现行法律框架包括三项国际条约和大量软法,其中《国际卫生条例》作为传染病领域内的框架性法律,对公共卫生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新冠疫情的爆发为WHO带来了公共卫生治理的巨大挑战,WHO先后根据相关法律采取多项措施来控制疫情。其中包括宣布新冠疫情为PHEIC、发布各项临时建议和长期建议、与多个国际组织展开联合抗疫等。这些措施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通过梳理WHO应对新冠疫情的表现,由表及里,分析了WH
《全球新势力与欧洲》(The New Global Powers and Europe)是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亚历山大·托莫夫教授撰写的一本政治经济学学术专著。本次翻译实践材料选自书中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其主要论述了只有一个超级大国的单极世界已无法应对复杂的国际格局演进,一个由全球经济体、区域经济体以及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受前两者深刻影响及支配的卫星国组成的多极世界结构将应际而生。在翻译源语文本的过程
移动学习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但关于国际中文教学APP之研究并不多见。本论文以国际中文教学领域APP为研究对象,就此类APP(尤其是综合类的APP)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找出其共同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开发应用提出改进意见。国际中文教学APP的使用可以有效缓解疫情影响下对外汉语教学受到空间限制的现实问题,同时对于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学习有着积极作用。论文通过问卷对国际中文教学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和能力、提升调查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竭之源;也是共产党人凝心聚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力量之源。学生党员是高校中的“关键部分”,他们理想信念坚定与否,不仅关系到高校整体理想信念状况,而且关乎共产党员队伍“后备军”的培养与发展,乃至影响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因此,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发挥学生党员的“火车头”作用,加强党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创性地将“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与“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并在加强党内法规建设中提出“要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党内法规是对所有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进行约束的制度总称,国家法律是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们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层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价值目标的一致性和功能的互补性,决定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的必然性。党内法规与国家
银行零售业务发展至今已有逾百年历史,零售业务真正的繁荣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我国金融领域零售业务形成最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来越向纵深方向发展,银行的零售业务无论在规模还是业务量上都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并成为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Z银行属于我国四大行之一,在国内零售业务发展中处于头部位置,但在陕西省业务规模和利润与其他国有银行相比仍有差距。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当前经济环境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价值观及自我意识形成与高速发展的时期,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去满足不同的角色期待、不断地怀疑与挑战自我,如何平衡好角色期待与内在自我间的关系,促使自我在内化了不同角色经验后继续朝着正向积极的方向成长与发展,对于青少年来说至关重要。戏剧教育有其独特的形式与理念,戏剧本身的趣味性易于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戏剧独特的表演形式也更容易让青少年厘清角色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将戏剧教育作为一
2001年以来,阿富汗进入国家重建的新时期。部落社会仍是影响国家重建的结构性变量,二者的多维互动构成国家重建的基本主题。迄今为止,普什图部落是阿富汗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社会组织。阿富汗部落社会主要由普什图两大部落体系:杜兰尼(Durrani)和吉尔查伊(Ghilzai)构成。阿富汗战争后,虽然阿富汗部落群体出现了诸多新变化,但仍保留着其基本特性。整体而言,阿富汗部落社会属于“内向型社会”“自组织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