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医学模式不断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的过程中,现代医患关系由于涉及社会与个人的方方面面,变得更加复杂,作为特殊的人际关系,医患交往中的“沟通”越来越重要。目前很多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医患沟通,能改善医患关系,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实施治疗,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国际医学教育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等方面对医学院校培养的未来医生应该具备“与病人良好交流的能力”做出了明确要求,并形成了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形式稳定,教学方法多样,配备有效沟通能力测评的教学组织体系。相比之下,我国的医患沟通教学起步晚,发展较缓慢。因此,面对当前社会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应该重视医患沟通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本研究在大量的文献梳理中,学习国外先进的医患沟通课程建设经验,并通过调查国内医学院校医患沟通课程开设情况,对现有课程的教学环境、学生需求、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进行分析,提出对医患沟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课程构建立足医患沟通教育的现状分析,并在专家、学生访谈、教学实践、专家咨询为基础的研究上进行修正。设定了明确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实现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法律等知识的融合,采取PBL、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传递情感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医患沟通意识,提高沟通技能。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医患沟通在医疗环境中的重要性,并完善这种意识:医患沟通是一种核心的临床能力,必须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包括态度、知识和技能多个方面。医学模式的发展对医患沟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进步和学生的自我发展对课程模式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重视医患沟通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明确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应该通过有效的医学教育来实现和完善,沟通教育应该既与已有的医学教育相区别,又与医学教育体系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