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胃镜在胃间质瘤的诊断及危险度分级中的价值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86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超声胃镜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胃间质瘤的潜在恶性危险度分级与年龄、性别、部位、内部回声情况及最大直径的相关性,提高超声胃镜对胃间质瘤危险度的评估,为患者的下一步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超声胃镜下拟诊为胃间质瘤的病例共71例,病变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病理确诊胃间质瘤共46例,回顾性分析确诊为胃间质瘤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按照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GIST危险度分级标准将其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及极低危组四组,因胃间质瘤的极低危组与低危组两组在临床生物学行为方面表现相近,且超声胃镜镜下表现不易区分,故将其视为一组,以低危组表示,故本组究共分为三组,即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内部回声情况及最大直径等单一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EUS诊断胃间质瘤的准确率为64.79%,病理确诊的46例胃间质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9:1,年龄介于20-81岁,平均年龄57.9岁,临床表现多样,无症状者共22例,占47.8%,有症状者共24例,其中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早饱者共20例,占43.5%,出现黑便者共4例,占8.7%,腹部触及肿块者1例,占2.2%。根据胃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标准对46例病例进行分组,其中高危组共5例,中危组共9例,低危组共32例,由统计学分析得出,年龄、性别均与肿瘤的危险度分级无关(P>0.05);根据胃间质瘤的生长部位分为胃底、胃体、胃窦组三组,其中病变位于胃底、胃体、胃窦部的分别为30例、12例、4例,各占65.22%、26.09%、8.69%,从数据中可看出,胃间质瘤在胃底、胃体部的发病率较高;46例位于胃底部者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各21例、6例、3例;胃体部病变其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各8例、2例、2例;胃窦部病变其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各3例、1例、0例,由统计学分析得出,肿瘤的不同生长部位与其危险度分级无关(P>0.05);根据超声胃镜下的肿瘤内部回声情况,将其分为回声均匀组与不均匀组,高危组回声均匀组0例,不均匀组5例,中危组回声均匀组1例,不均匀组8例,低危组回声均匀组13例,不均匀组19例,由统计学分析得出,肿瘤内部回声越不均匀,危险度分级越高(P<0.05);超声胃镜下胃间质瘤最大径介于0.6-11.0cm,低危组直径介于0.6-3.5cm,平均直径为2.00cm;中危组直径介于1.5-5.5cm,平均直径为3.41cm;高危组直径介于5.0-11.0cm,平均直径7.22cm。通过统计学分析最终得出,肿瘤的直径越大,危险度分级就越高(P<0.05)。结论:超声胃镜是诊断胃间质瘤最主要的方法,其准确率为64.79%,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胃间质瘤在胃底、胃体部的发病率高于胃窦部;本组研究显示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无关,与病灶大小及内部回声相关。
其他文献
根据汽车发动机信号非线性、非平稳性特点,分别对正常以及轴瓦异响发动机信号进行HHT,得到希尔伯特谱与时频分布三维图。将引起异响的高频成分从异响信号中分离,再通过对高频成
该文以高职法律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加强西方文化导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改进评改方式等实践经验出发,研究、探讨提高法律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目的对比干扰素雾化和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选择注射用
<正>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在讲话中他着重谈到了一件事——政治生态,并系统地阐述了"政德"。习近平的讲话如清心剂,如警世钟,颇具新意、深意,值得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