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方兴未艾。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中坚力量,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举足轻重。现阶段,我国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正在向“融合创新”阶段推进。教师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将教师生成性学习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自下而上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路径,以期与国家层面自上而下实施的能力提升工程形成互补。从一般意义讲,教师生成性学习是让学习回归教师生活世界的专业学习范式,教师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主动建构知识,适应外部世界变化,实现专业自觉、自主,追求生命意义。面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实然,本文将教师生成性学习定义为:教师主体通过生成性学习活动与可为环境交互,在内化、转化、外化和俗化的转变过程中,在外部的弹性支持下,基于自身已有经验主动建构知识,使自身意义结构发生转变、能力得以发展的过程。本文以学习的“生长隐喻”为切入点,以社会文化-活动理论为解释框架,将生成过程、生成性学习活动及支持、可为环境作为教师生成性学习的核心构成,在同化与顺应、预设与生成、给养与塑造的动态平衡关系中构建教师生成性学习的理论模型。并基于此,在具体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项目中,将生成性学习作为教育干预,采用设计研究的范式,通过设计、开发、应用、评估多轮迭代,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教师生成性学习的应用策略并验证其有效性。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通过文献研究,追溯生成性学习在教育哲学、心理科学和教师学习领域中的研究脉络,剖析生成性学习的内涵。在综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对教师生成性学习的界定。第二章通过文献研究,面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以哈瑞的学习环路模型为基础,提出教师生成性学习过程分析框架,重点阐释内化、转化、外化和俗化四次转变过程,并进一步分析四次转变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内在联系。第三章通过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将生成性学习活动作为教师信息技术用能力发展的基本载体,提出生成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思路及支持策略。重点剖析了三个设计要素(即问题情境、生成路径和活动系统)和自生长的迭代型可持续支持网络。第四章构建既能为教师生成性学习提供使能给养,又让生成过程塑造自身的可为环境,并面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重新诠释了可为环境中的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个人学习空间及境域的微文化。第五章通过三个设计研究与一个实证研究,将生成性学习作为教育干预应用于大规模教师远程研修项目,针对内化与转化阶段的生成性学习活动及支持网络,因地制宜地通过多轮迭代,找到设计与应用的基本策略,并初步评估了生成性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