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x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有关肿瘤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报道和研究越来越多,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因肿瘤组织细胞和正常的组织细胞两者缺乏基础性的代谢差别,抗肿瘤药物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相当数量的非肿瘤细胞,并且产生很大的毒副作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发表的芝加哥市药品不良反应统计结果显示,在美国的医院每年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会造成100000多住院患者死亡,已成为引起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保障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开展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意义重大,开展实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不仅能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而且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重视与研究。  目的:通过对一家三级医院在2007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32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 ADR报告进行统计研究,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对比分析自发呈报与集中监测的报告率考察医院医务人员自发呈报率。  方法:参考《新编药物学》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结合实际临床经验,根据国家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不良反应判断标准及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抗癌药物常见毒副反应分级标准对因果关系综合评价作出判断。用 Excel电子表格统计和手工筛选的方法并利用SPSS l3.0软件对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三门峡医院2007年1月~2014年12月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网络中心的抗肿瘤药物ADR报告332例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ADR临床表现、ADR类型和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的分布情况调查汇总研究。根据资料类型和分布选择合适的描述指标和统计分析方法。同时设计调查表,表中具体项目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临床诊断、入院日期、出院日期、治疗方案、抗癌药物用药情况、总量、疗程、不良反应症状或体征、符合性、撤药反应、激发反应、可能性、轻重、不良反应程度等对2012年12月份的肿瘤住院病例98份进行调查分析。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和数据分析,全面分析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1.报告 ADR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332例 ADR患者中,男性129例(占38.86%),女性203例(占61.14%),男女性别比例为1:1.57;年龄40~59岁组和≥60岁组ADR构成比远高于其他年龄组。  2.报告 ADR的药品种类及其构成比。涉及的抗肿瘤药物共26种,根据《新编药物学》第十七版的抗肿瘤药物分类:①烷化剂;②抗代谢药;③抗肿瘤抗生素;④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⑤抗肿瘤激素类;⑥其他抗癌药及其辅助治疗药。26种药物归属类别居前3位的分别是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8种,占30.77%)、抗代谢药(6种,占23.08%)和其他抗癌药及其辅助治疗药(6种,占23.08%)。  3.报告 ADR的药品例数及具体药品。26抗肿瘤药物中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最多的是注射用顺铂,85例;其次是氟尿嘧啶注射液和紫杉醇注射液,均为45例;第四是注射用奥沙利铂,31例;第五为注射用环磷酰胺,30例。  4. ADR类型及构成比。一般ADR为141例,占42.47%;严重的ADR有191例,占57.53%。新的不良反应为12例,其中4例较为严重。  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分布。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的损害,以血液系统损害最多,其构成比为46.11%;消化系统损害构成比为33.81%。  6.各年份报告ADR例数。2007年报告例数是3例;2008年报告例数是57例;2009年报告例数是80例;2010年报告例数是48例;2011年报告例数是17例;2012年报告例数是56例;2013年报告例数是43例;2014年报告例数是28例。  7.骨髓抑制程度。332例不良反应中,发生骨髓抑制的有224例。其中骨髓抑制Ⅰ度53例,骨髓抑制Ⅱ度107例,骨髓抑制Ⅲ度59例,骨髓抑制Ⅳ度5例。  8.不同职业ADR上报情况。332例不良反应中,临床药师上报187例,护士上报81例,医生上报64例。临床药师上报例数高于护士和医生。  9.自发呈报与集中监测报告比情况。2012年12月份,肿瘤科住院病人共98人。不良反应报告例数1例,不良反应报告率为1.02%。笔者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对2012年12月份肿瘤科的住院病例98份进行查阅分析,病例中记录抗肿瘤药物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例数为5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08%。自发呈报率低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论:本次调查研究中,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的女性例数高于男性。涉及的抗肿瘤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最多的是注射用顺铂。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程度较重。最突出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不良反应,尤其是骨髓抑制情况较严重。医院不良反应自发呈报率大大低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血浆中的决奈达隆和活性代谢产物SR35021,并应用于盐酸决奈达隆片在比格犬相对生物利用度和人体药动学的研究。方法:50μL犬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处理,以托伐普坦作为内标,以乙腈-甲醇-5 mmol/L乙酸铵-甲酸(55:10:35:0.07)为流动相,在Capcell Pak C18 MG柱进行色谱分离;50μL健康人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