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技术可以实现固态农林生物质废弃物向液态生物油的转变。粗制生物油具有含水量高、热值低、腐蚀性与粘度大等不足,必须经过品位提升后才能作为高品位的动力燃料使用。生物油的品位提升工艺因生物油的成分复杂性而停滞不前。为加速生物油向高品位液体燃料的转变,本文提出了基于分子蒸馏分离技术的生物油品位提升技术并开展了相应的生物油精制研究工作。首次在国际上依托分子蒸馏分离技术成功实现了热敏性生物油的高效分离,获得了相应的生物油馏分油。在生物油的分子蒸馏分离过程中,分别考察了单次蒸馏过程与两次复合式分子蒸馏过程中生物油的分离特性,分析了相应馏分的物理性质及其内部的化合物分布规律。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分离因子模型对生物油的分离特性进行量化评价,发现环戊烯酮、羟基丙酮、乙酸以及糠醛具有良好的蒸出特性,易于在生物油分子蒸馏的中质馏分油当中富集。结合分子蒸馏获得的馏分油,分别采用了催化酯化精制技术、催化裂化精制技术与乳化技术进行了油品的分级改性研究。在馏分油的酯化改性研究中,通过水洗预处理操作制备了既具有较高酯化活性,又具有低游离酸含量的高效固体酸催化剂,利用此固体酸催化剂开展了馏分油的酯化精制研究。酯化改性后馏分油内的羧酸总含量由18.39%下降至2.70%,酯类化合物的含量由0.72%上升至31.17%。在生物油的催化裂化精制过程中,引进了化合物有效氢碳比的概念并考察了生物油内酮类、羧酸化合物与高氢碳比醇类的共裂化性能。环戊酮与羟基丙酮单独裂化时,HZSM-5分子筛比较容易失活,裂化产物中烃类含量比较低;当引入甲醇或者乙醇进行共裂化时,环戊酮与羟基丙酮均达到了100%的裂化转化率,同时制备了淡黄色的汽油有机相。在酮类与醇类共裂化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乙酸与乙醇的共裂化研究。结果表明,乙醇的存在使得原本极易于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乙酸也得以顺利裂化,乙酸的裂化转化率也达到了100%,同时还获得了高达42.79wt%汽油相收率。在模化物与醇类共裂化制备汽油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了分子蒸馏中质馏分油与乙醇的共裂化研究,考察了不同醇类配比下中质馏分油的裂化特性。中质馏分油与醇类共裂化过程运转顺利,获得了最高26.7wt%的汽油相收率。此外,还开展了机械乳化与超声波乳化下的馏分油与柴油乳液的制备研究,考察了中质馏分油与重质馏分油的乳液制备性能。在机械与超声波乳化技术叠加的情况下,比较了生物油原油、中质馏分油以及重质馏分油与柴油的乳液制备特性,发现原油制备的乳液具有最长的稳定时间,重质馏分油因密度远远大于柴油,其乳液的稳定性最差。在馏分油及生物油原油乳液稳定性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膜包裹结构单元模型对原油及馏分油的乳化差异进行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