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金融危机至今,金砖国家在20年内积累起高额的外汇储备,不仅密切影响自身的国际收支、汇率稳定和国际信誉,对世界经济平稳运行的意义亦举足轻重。近年来,金砖国家的外汇储备经历了高速增长、负增长直至基本稳定的过程,研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科学看待储备规模现状,进而加强对金砖国家外汇储备的正确引导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外汇储备看作市场供需与央行干预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汇储备的需求动机、国际收支调节和央行干预三个视角梳理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建立起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接着基于对2001-2017年金砖国家外汇储备的世界地位、数量规模与增长趋势、币种结构与期限结构方面的现状描述,从需求动机视角、国际收支视角和央行干预视角分别挖掘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增长共同的影响因素,其中,需求视角下的影响因素包括金砖国家经济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国内货币与金融体制内在脆弱、国际冲击不断及国际救援机制尚不健全:国际收支视角下的影响因素主要考察国际收支两大账户盈余或赤字的情形。根据上述三种视角,构建影响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增长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三个综合因子,分别归纳为经济规模、汇率制度、资本流动规模,经济规模因子涵盖了 GDP、出口总额、广义货币供给等原始指标;汇率制度因子涵盖了官方汇率和汇率波动情况;资本流动规模涵盖了外债余额等原始指标的信息。最终对金砖国家进行面板回归检验,发现三个综合因子分别对金砖国家整体外汇储备增长起到正向、负向和负向的解释作用,且影响程度递减。基于此,对未来的外汇储备管理提出四点建议:第一,金砖国家应该维持适度的储备规模,避免大幅度增降;第二,采取稳健型的出口战略,改善出口结构:第三,优化币种结构,提高外汇储备资产利用率;第四,稳步推进金砖国家汇率制度改革,切实提高其汇率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