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世纪上半叶,清朝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与“禁教”政策,使得早期在华传教士的布道工作举步维艰。为寻求突破口,他们开始在中国创办中英文报刊,力图通过报刊来传播其宗教教义和进行布道。马礼逊和米怜于1817年5月创办《印中搜闻》(The Indo-Chinese Gleaner)。该刊系在华基督新教传教士的第一种英语报刊。《印中搜闻》广泛地介绍了中国的经济状况、政治制度、历史典籍、思想文化、社会风俗、历史人物等百科信息,其中的汉学内容传播占据较大比例。该刊开启了在华基督新教传教士通过报刊研究汉学的途径。《印中搜闻》因米怜的去世于1822年6月终刊,共发行3卷20期。《印中搜闻》的汉学内容一方面是当时西方读者了解中国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和渠道,另一方面是当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的体现。目前学界对于《印中搜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这份报刊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意义和影响的整体研究上,而本文聚焦于微观层面,对《印中搜闻》的汉学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展开描述性和探索性的研究,分析并总结其汉学内容的传播策略。由于中西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为了顺应跨文化传播中目标读者的信息需求,避免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理解上的偏差,马礼逊和米怜在撰写汉学报道中形成一整套的报道策略。这些报道策略体现在文本内容、文本结构、文本语言三个层面上,同时这些报道策略对其后的报刊活动以及汉学传播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结合新闻学、传播学、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分五章展开叙述和分析。本文首先会对《印中搜闻》办刊背景进行介绍,然后对《印中搜闻》中汉学内容与栏目的介绍。其次结合典型而详实的汉学内容例子从文本内容、文本结构、文本语言三方面对汉学内容传播策略展开叙述。在文本内容层面,马礼逊和米怜在对文本内容选材坚持报道选材上的丰富多样,涵盖中国社会多个方面并坚持报道内容兼具实用性、趣味性和奇异性的要求;在文本结构层面,选用并列式结构和递进式文本结构,同时采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和中西比较评论的表达方式;在文本语言层面,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采用马礼逊“粤语注音+意译法”,在句式选择上,马礼逊和米怜采取通俗易懂的简单句,最后总结《印中搜闻》汉学内容传播策略对之后报刊活动和汉学传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