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面格局分析起源于欧洲中部,以德国的斯卢特(O. Schlüter,1899)为代表的“形态基因”研究(Morphogenesis)是其最早的理论基础。“形态基因”被康泽恩(M.R.G.Conzen)进一步发展,他创立并运用了以下概念方法:规划单元(plan unit)、形态时期(morphological period)、形态区域(morphological regions)、形态框架(morphological frame)、地块循环(plot redevelopment cycles)和城镇边缘带(fringe belt)。康泽恩的研究在英国形成了康泽恩学派(Conzenian School)。在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理论体系中,城镇平面格局分析和城镇边缘带的影响最为广泛。对于它们的研究有助于对城镇发展演变的理解,对旧城保护实践的意义最为重要,并能进一步为规划管理提供建议。1980年代初成立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地理系的城市形态研究组(Urban MorphologyResearch Group),继承和发展了康泽恩的思想,是目前这一领域最为活跃的学术组织之一。近年来,他们的影响已逐渐由欧洲扩展到了整个西方甚至东方国家的城市研究学术领域。随着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形态学研究的发展,康泽恩的城市形态学理论也很好的启发了国内外的研究者对中国城市形态的研究,并帮助他们取得了较好的理论成果。但是同时西方理论在中国背景下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也越发凸显。因此,本文对中国背景下康泽恩理论的研究实践成果进行归纳和研究,总结其在中国应用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的主要表现,探索如何在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适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形态研究理论和方法,以期促进这种跨文化的城市形态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