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整体能效建模与用电优化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r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力节能减排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节能减排技术优化控制策略的需求愈来愈高,对其节能效果的评价要求越来越精细化,但由于新技术的引入我国相对较晚,尚缺乏用于实际工程评价的标准化的通用准则和理论,这一定程度制约了电力节能减排的发展。因此,对电力节能改造评价的实用能效评估方法、需求侧蓄能用电技术的节能评价优化以及电力系统能效资源的综合优化的探索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电力系统整体能效的建模对用电侧能效评估方法、蓄能用电技术的节能评价以及能效资源的综合优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文从电力系统基本原理入手,基于最优潮流理论,提出并推导了表征电力系统整体能效的节点煤耗模型,基于MATPOWER工具包进行了编程实现了该指标的求解,并结合具体算例,对该指标的时空特性、自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其次,从设备的基本原理入手,对三相异步电机的能效评估模型进行了推导和简化,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实用设备能效评估方法,并结合具体的仿真数据探索分析了其实际应用时不同数据采集情况下的结果准确性;在设备能效评估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能、综合能效等级2种直观评价指标用以用户综合能效的评估。  然后,从蓄能用电系统原理出发,总结并提出了蓄能用电的数学模型及常规控制策略,采用本文提出的节点煤耗指标从电力系统整体角度对蓄能用电系统的节能性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蓄能用电系统节能优化模型,以算例形式分析了该模型与常规经济优化控制模型在节能效果和经济性上的差异。  最后,以电力系统整体能效模型为基础,分析了电力系统各部分能效损耗的分布;在研究了电力系统各环节的6个主要因素对于整体能效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力系统能效资源的综合优化模型,并结合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本文在全面分析了电压无功优化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情况的前提下,首先提出了茂名地区进行电网无功优化研究的必要性。 其次在对无功优化的模型和算法的现状进行深入的
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扩大、大区域电网的互联和西电东送,大容量、远距离、超高压及特高压输电、交直流并联输电、以及电力市场的即将运营等特点使电力系统的稳定问题比以往更加
传统故障录波信息收集汇报效率不能适应现代调度运行,加强故障录波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通信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故障录波器具备以数据通信的方式向电网调度中心
学位
电力负荷预测是城市电网规划中的基础性工作,它为电网规划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其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规划工作的优劣,精确的负荷预测对于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地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变电站无人值守已无技术障碍,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无人值守已经成为电网调度自动化
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由于其具有可开发容量大和清洁的优点,成为当今电力系统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能源。风能在电网总容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风电场对电网的影响变得不容忽视,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各国电网公司都提出了更高的风电场并网要求,其中包括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无功补偿能力以及功率输出控制能力。本文以双馈风力发电机组(DFIG)为研究对象,利用DIgSILENT仿真平台研究优化其低电
学位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社会用电需求急速增长,造成了全社会用电紧张的局面。电力部门通过建设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过现场负荷管理终端实现了对用户用电情况的远程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电力需求日益旺盛,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要求输电工程具有更高的输电能力和输电效率,实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大容量、远距离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