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对地质灾害防治日趋重视,加上各类工程建设中的基坑越来越多,滑(边)坡治理工程和基坑工程大量涌现,抗滑桩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与此同时,抗滑桩的稳定性研究亦成为众学者研究之重点,其中岩溶区抗滑桩的稳定性问题尤为突出。鉴于国内外该方面研究尚有不足,本文基于相似模型理论,建立无溶洞与下部有溶洞(长轴为水平)两个模型,利用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两种手段,针对下部溶洞对抗滑桩的稳定性影响进行了研究,获得以下相关结论:1.两个模型的破坏模式均为受拉瞬间脆性断裂进而桩体产生失稳。在破坏之前模型表面均无任何宏观裂纹出现,但试验过程中可听到模型内部产生破裂声响,加载后期声响加剧。2.两个模型裂纹起裂位置均偏于桩底主动区侧。存在下部溶洞时裂纹扩展方向会向溶洞偏转并沿溶洞短轴方向贯通,即溶洞影响了裂纹的起裂与扩展。3.溶洞的存在降低了抗滑桩承载能力,也即下部溶洞存在时对抗滑桩的承载能力影响显著。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存在溶洞的抗滑桩水平极限承载力约为无溶洞模型的0.58倍,模拟计算结果中则为0.80。使用理想弹塑性模型模拟计算发现,无溶洞模型极限承载力为模型试验极限承载力1.12倍,下部溶洞模型则为1.53倍,为此模拟计算运用于实际工程时承载力应降低使用。4.模型试验发现,溶洞存在会使桩水平位移与被动区位移更大,导致承载力降低,具体为在达到有溶洞模型破坏前一级荷载6.4KN时,有溶洞与无溶洞桩水平位移之比为1.27,被动区位移之比为41.82,而主动区位移两者接近,二者之比为0.99。5.模型试验与模拟计算均显示,荷载较大时,无溶洞时桩下最大主应变大部分为拉应变,局部产生压应变,下部有溶洞时最大主应变全为拉应变,两个模型桩下主动区侧最大和最小主应变均为拉应变,故两个模型都最终导致拉破坏。由于溶洞的存在,且溶洞周边最大主应变数值比无溶洞大,导致有溶洞时裂纹往主动区方向偏转。6.无溶洞模型与下部有溶洞模型加载破坏过程均可划分为压密、线性增长、加速增长三个阶段,下部有溶洞模型的线性增加与加速增加阶段曲线更陡,同级荷载下位移更大。7.对两模型三阶段分析结论为:约1/4倍极限荷载之前,均为初始孔隙和空隙受压闭合阶段,声发射现象较少出现且绝对能量值亦较低;当荷载处于约1/4~2/3倍极限荷载时,模型内裂纹处于稳定扩展阶段,声发射现象较为稳定且能量值相对较高;当荷载居于2/3倍极限荷载以上时,模型内部贯通的小裂纹形成较大裂纹并继续扩展同时伴随新小裂纹的萌生,声发射现象密集且能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