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锆对强酸性高盐高浓度废水中有机物的吸脱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5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中国水处理方面的重点和难点,吸附技术因其操作简单、经济廉价和出水水质好等优点,被认为是处理废水污染最有应用前景的处理手段之一。氢氧化锆是两性氧化物,碱性较强,在生产生活的多个行业都有应用,如颜料、玻璃等化工行业,研究中发现其对有机物的吸附有很大潜力,但查阅现有文献,发现对其吸脱附性能和吸附机理尚未有相关研究。
  本论文研究了氢氧化锆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吸附、脱附性能,探讨了废水初始pH、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采用NaOH溶液浸泡对吸附后的氢氧化锆进行再生,探讨了脱附时间、再生液浓度、体积和再生次数对再生吸附效果的影响;对吸附过程进行热力学、动力学研究和理化性质表征分析,探究了吸附机理。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吸附过程的关键因素是废水初始pH,最佳pH范围为1-2,当pH上升时,有机物去除率和吸附量逐渐下降,但pH低于1吸附剂会因直接与H+反应而损失。有机物去除率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最终趋于稳定。温度越低,有机物去除效果越好,说明低温对吸附过程有利。氢氧化锆对有机物的吸附属于快速反应,在30min左右基本达到平衡。
  (2)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对吸附后的氢氧化锆进行再生,再生率(脱附量/吸附量)与脱附时间正相关,最佳脱附时间为45min。再生率随着再生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佳浓度为2mol/L,此时再生率可达86.86%。随着再生液用量的增大,再生率亦有所增大,吸附剂与再生液的固液比为500g/L是较佳的再生液用量,再生液可以循环使用。当再生次数逐渐增加时,氢氧化锆对有机物的吸附量缓慢下降,第7次再生后,吸附量为23.79mg/g,为初始吸附量的86.95%,说明再生后吸附剂依然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3)氢氧化锆对有机物的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模型模拟,表明该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吉布斯自由能变ΔG在-20~0kJ/mol范围内,表明该吸附过程属于物理吸附,且能自发进行;吸附过程焓变ΔH小于零,表明吸附在低温条件下能更好地进行;熵变ΔS大于零,表明吸附过程使体系的整体混乱度增加。吸附过程动力学规律可用准二级模型模拟,表明主要影响吸附过程的是废水中有机物浓度和氢氧化锆自身性质。
  (4)氢氧化锆粒径较小,平均值为291.4nm,分布较为均匀,是多孔框架结构,主要以胶结连接,表面含有很多不规则的褶皱和小孔道,为无定形态。吸附前、吸附后和脱附后的平均孔径分别为5.54nm、16.2nm、6.40nm,比表面积分别为449.84m2/g、188.53m2/g、350.08m2/g,吸附后的平均孔径较吸附前增加,比表面积下降,脱附后平均孔径较吸附后下降,比表面积回升,但并未完全恢复到吸附前水平。吸附后、脱附后的氢氧化锆在形貌和结构上无明显变化。氢氧化锆对分子量小和与水溶解性好的有机物吸附效果更好,与有机物之间主要依靠分子间范德华力和氢键结合,经脱附再生后能基本恢复形态特征和吸附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对象为一位于8度(0.2g)区的双塔高位刚接连体结构,其集复杂连接、高度超限、平面不规则、消能减震等特点于一体。该结构由高度138.15m的低塔和高度195.15m的高塔在26—29层通过3层4个楼面刚性连接形成,其中低塔核心筒偏置。由168套粘滞阻尼器和136套屈曲约束支撑组成消能减震方案,消能器的布置形式包括分散布置的墙式粘滞阻尼器、集中布置的悬臂式阻尼桁架、分散布置的“人”字撑形屈曲约束支撑及集中布置的腰桁架(腹杆为屈曲约束支撑)。围绕这一对象,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内容立足4个方面。
  
河谷下切、物理化学侵蚀、表层滑坡等自然扰动和工程开挖等人工扰动常常使边坡工程和地下工程出现卸荷破坏现象。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卸荷破坏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三轴恒轴压卸围压、加轴压卸围压、等比例卸荷等路径,大多采用完整试样,对于法向卸荷条件下裂隙岩体剪切破坏方面研究较少,并且此方面研究基本上是采用试验的手段对力学特性和破坏形态进行分析,而对于裂纹扩展过程和破坏机理的研究鲜有涉及,另外,通过搜集资料,发现直剪、三轴等应力路径下岩体裂纹扩展过程和破坏机理研究大多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目前PFC颗粒流程序应用较为广泛。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内陆工程地基环境不断恶化,逐渐呈现土体资源少,工程造价贵,建设难度高的特点,迫使我们将工程建设的目光转向海洋。挤密砂桩作为一种常用地基处理技术,以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加固效果明显等特点在地基处理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挤密砂桩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运用于近海水下大面积地基加固处理。我国水下施工砂桩技术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已陆续在连云港围堤工程、汕头港珠池港区二期工程、天津港码头工程,洋山深水港码头接岸工程,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等成功运用。
  挤密砂桩在软黏土地基中的施工,将
地球现在处于一个地震活跃期,近年以来,高强度地震频发,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伤害。我国地势位置特殊性,在西部地区、西北地区存在着很多的自然边坡,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也产生众多的人工边坡。预应力边坡加固技术,加固支护效果优良,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并且可以和别的加固措施协同使用,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前景。目前针对预应力锚固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研究,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需要对其深入的进行的研究。
  本文针对预应力锚固岩质边坡这一类特殊的边坡类型,使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
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是一个涉及水资源状况、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在内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影响水资源短缺的因素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模糊性及不确定性,并且各因素具有相互制约、关联的模糊关系,使得系统的分析存在较大的困难。本文以郑州市为例,对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了评价和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为了较为全面准确对郑州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构建了涵盖水资源、社会状态及用水管理这3个子系统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
  (2)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熵权-G1法相融合的风险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克服了单独赋权法带来
吲哚二酮哌嗪生物碱是一种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多提取自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其中 spirotryprostatin 类化合物是吲哚二酮哌嗪生物碱中结构特殊而复杂的一类化合物,其吲哚环与二酮哌嗪环之间是一个五元氮杂环,在其吲哚3位形成了一个手性的螺氧化吲哚季碳原子。吲哚二酮哌嗪生物碱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抗肿瘤、抗癌、抑菌、免疫调节、抗氧化及杀虫活性等),spi
针对国内外较少探讨除草剂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实际废水应用O3/UV处理,尤其是杂环取代脲类除草剂生产废水的降解,本文采用O3/UV技术,研究了特丁噻草隆生产废水的水质特性,并对特丁噻草隆的紫外光谱特性进行了大致实验分析,考察了O3/UV技术降解特丁噻草隆有机废水过程中的臭氧氧化机理,并对降解过程中不同臭氧投加速率,不同初始COD浓度,以及不同初始pH值等因素对降解特丁噻草隆有机废水的影响进行了考察。讨论了O3/UV降解前后,特丁噻草隆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总有机碳,紫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的变化;同时研究了降
浮球式惯性平台是一种新型无框架稳定平台,其采用浸没在液体中的稳定球体建立测量载体运动的参考坐标系。由于球体被液体包裹且受到静压支承系统的全方位支承,因此浮球平台能够适应载体的大过载、高动态机动和强振动环境,可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和新型战略导弹的理想导航系统。球体在惯性空间保持稳定是浮球平台作为导航系统的基础,本文将针对球体稳定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的浮球平台研制提供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分析了载体运动情况下自由球体的运动特性。球体的配重误差导致球体密度与
地面物体的定位、空间飞行器的导航和跟踪均需要用到天球与地球坐标系的精确变换矩阵,而地球定向参数描述了这种转换关系。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得到的观测数据需要较长时间的分析,不能实时获取EOP值,最终导致EOP值的获取在时间上滞后,对于需要实时EOP数据的应用造成了很大影响,使得EOP的预报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EOP的预报受到多种地球物理因素的干扰,预报难度比较大。论文从EOP的理论设计出发,围绕EOP的预报及其对导航卫星轨道计算中的影响开展研究,可为EOP预报和航天器轨道计算提供重要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工
餐厨垃圾(food waste)具有资源和废物的二重性,适当地利用现有的技术对其进行资源化处理可带来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水热炭化技术可以将有机垃圾转化为功能性碳素材料,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本文针对餐厨垃圾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产量大等特点,以资源化利用为目的,开展餐厨垃圾水热炭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①研究水热炭化原料的化学组成对水热炭产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炭化的主要产物是水热炭与水热液,气体仅占极小的比重。碳水化合物是促进水热炭形成的重要组分。蛋白质无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