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创伤的创面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十分有序的过程,当中有许多细胞参与,在细胞增殖的同时又分泌多种因子和基质。在免疫细胞、生长因子对创面愈合影响方面临床研究较多,主要是采用药物干预,而在有氧运动干预方面,国内目前还未见有详细的文献报道。 长期适量的有氧运动能强身健体,提高心肺功能,这是普遍的共识。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鼠受伤前后的有氧运动干预,探讨有氧运动干预对创面愈合时免疫功能和生长因子的影响,并与我国传统中药人参和远红外线理疗干预相比较,旨在从免疫细胞、生长因子等分子学机制方面,揭示有氧运动干预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探讨受伤后促进创面愈合的非药物手段,并为有氧运动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实验参考。 方法: 本研究选择SPF级8周龄70只健康SD大鼠为实验对象,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健康安静组(A)、受伤+安静组(B)、受伤+运动组(C)、长期运动+受伤+运动组(D)、受伤+中药+运动组(E)、伤+中药+安静组(F)、受伤+红外+安静组(G)等7个组。大鼠常规饲养适应环境1周后,D组开始运动。有氧运动干预参照K.Todd Keylock等的方法,采用跑台运动。D组在创伤造模前运动4周,每天运动1次。先适应性运动后,进行20m/min,20min/次的有氧运动,持续4周。4周后,参照付小兵等创面造模方法进行创伤造模,然后按实验方案分别实施有氧运动、人参和远红外线等不同方法的干预。C、E组在造膜前适应性运动后,与D组一起以15m/min,15min/次/天,坡度为0,持续运动20天。E、F组人参灌胃每天1次,每次运动完后半小时灌胃,灌胃量按大鼠体重计算,参照徐志伟等的方法进行。远红外线干预参照邵春丽等的方法进行,采用TDP神灯双头热疗仪远红外线治疗仪进行照射20min/天,笼内大鼠体表处温度控制在35-40℃,照射距离30-50cm。每天对创面进行描记,记录大鼠创面面积,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创面愈合速率。在动物造模后第3、10、17天进行断尾取血,全血测血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亚群;离心取血清,ELISA法测IL-1β、TNF-a、TGF-β1。 结果: 伤后第3天D组的白细胞总数、单核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和嗜碱性粒细胞比率都比B组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伤后第10天和17天,与B组相比,D组和E组的白细胞都处于高水平;C、D、E组的单核细胞比率也保持相对较高水平;而IL-1β和TNF-a却一直处于高水平,其中IL-1β极显著(P<0.01)高于C、D、E、F、G组;TNF-a显著高(P<0.05)于G、F、D组。伤后第17天,D、E组与 B组相比,淋巴细胞比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C、D、E、F各组的CD3+和CD3+/CD4+也都比 B组的高,其中F组的CD3+显著高于B组(P<0.05),E组CD3+/CD4+极显著高于B组(P<0.01);在CD4+/CD8+方面,E组与A组几乎保持在同一水平。以上实验结果说明,适量有氧运动、人参和远红外线干预都能改善受伤大鼠免疫能力低下状态,提高其免疫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适量有氧运动、人参干预的效果比远红外线好,这与创面愈合速率结果相一致,E组创面愈合速率最快,D组创面愈合速率次之。 在不同方法干预对TGF-β1影响方面,在伤后第10天,D、G、F组TGF-β1含量比 B组高,其G组和F组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在伤后第17天,C、E、F、G组的TGF-β1高于B组,其中C、G组分别具有显著(P<0.05)和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说明,适量有氧运动、人参和远红外线干预都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其中远红外线和人参干预效果比有氧运动好。 结论: 1、适量有氧运动、人参和远红外线干预都能改善受伤大鼠免疫能力低下状态,提高其免疫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适量有氧运动、人参干预的效果比远红外线好。 2、长期适量有氧运动训练的大鼠伤后免疫应激能力较强;没有干预措施的B组创面处于持续的炎症反应和较高的免疫应激状态,从而降低了创面愈合的速率。 3、适量有氧运动、人参和远红外线干预都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其中远红外线和人参干预效果比有氧运动好。免疫功能变化与TGF-β1变化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