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有机氮含量及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kuwa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态氮是土壤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它是氮素循环中一个重要枢纽站,因此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有机氮各组分形态及含量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长期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黑土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对土壤样品进行测定,系统分析了土壤速效氮、全氮含量以及连续施肥后不同粒径中氮的含量;同时利用Bremner法测定土壤中有机氮各组分的形态及含量,采用同步辐射软X射线N的K边吸收谱(N K-edge XANES)方法研究长期定位施肥后对黑土全土及粘粒中土壤有机氮官能团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表层土壤各施肥处理速效氮含量明显高于亚表层,2008年表层土壤速效氮含量CK与休闲处理相比下降9.4%,有机无机配施增加明显。2012年与2008年相比较,表层土壤中CK、单施化肥各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亚表层土壤中有相反结论。2、2008年和2012年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似,不同施肥处理表层、亚表层全氮含量均以1.5M1NPK处理最高,表层分别为2.37g/kg、2.65g/kg。NPKS处理对表层土壤的影响大于亚表层土壤,有机无机配施能明显增加全氮含量,在相同处理条件下2008年表层及亚表层土壤全氮含量均低于2012年。2008年表层及亚表层土壤中,CK、单施化肥处理全氮含量明显低于休闲处理,NPKS与休闲处理基本持平。3、长期施肥对有机氮组分含量有显著影响,黑土中55.6%-78.3%是酸解氮,酸不溶氮约占土壤全氮的21.7%-54.46%;有机无机配施会显著增加有机氮各组分含量,长期施用有机肥及秸秆能够显著增加氨基酸氮的含量,秸秆的施用对酸解氨态氮有抑制作用;2008年CK与休闲处理相比较土壤氨基糖氮含量略有升高,其它组分有机氮含量有所下降;单施化肥及NPKS处理酸解总氮的含量及比例2008年高于2012年,而有机无机配施各处理2012年要高于2008年,比例却有所降低;另外单施化肥各处理中仅PK处理氨基糖氮的含量和比例升高明显。4、砂粒、粉粒和粘粒对有机肥中的氮响应最为敏感,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与粘粒结合的氮含量都明显高于砂粒和粉粒。NPKS和有机无机配施对砂粒的影响最大,其中NPKS处理含量比CK提高了40.86%,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是CK的2.0~2.3倍。5、长期施肥后全土和粘粒均以酰胺/胺的相对比例最高,是有机氮官能团的主要存在形态;与休闲处理相比,对照处理中酰胺/胺的相对比例较低,而吡咯类氮的相对比例较高;有机无机配施条件下,酰胺/胺的相对比例随有机肥量的增加而下降,而吡咯类氮的相对比例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全土中以NPKS处理的酰胺/胺相对比例最高,而粘粒中则以休闲处理的腈类/芳香氮相对比例最高。
其他文献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对水产养殖环境的监控,能够更有效的促进水产养殖。本设计在物联网的感念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水产养殖的环境监控系统,对水产养殖的系统架构、传感网络
张艺谋的系列电影以他个人的方式传达了一种民族风格和民族个性:《红高梁》中的“我奶奶”等人物散发着野性光芒的人格是对这个古老民族沉寂而压抑的传统人性的一种反叛,同时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审美观发展的阶段,这时需要充分利用作文课堂教学来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在作文教学中,记叙文处于基础地位,从感知、运思和写作三个阶段出发,记
通过查阅国内古今书籍、研究资料 ,并结合用药实践 ,以临床疗效为依据 ,对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进行了探讨。认为乌头与贝母、瓜蒌、半夏配伍是安全的 ,且疗效显著。指出现
市民社会的道德观状况,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理论的污蔑是恩格斯婚姻家庭伦理思想的社会基础;对德国古典哲学家伦理思想的批判继承,对人类学、社会学已有成果的参考吸收,以及对马克
项目管理系统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是如何实现其信息化,而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在我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先介绍了我国目前的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然后又阐述了信息
<正>一、开展全国预拌砂浆产品检测与质量评定工作的目的、意义自2007年商务部会同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部门下发《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
继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发展后,物联网属于一种全新的技术革命。从各项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物联网技术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一种高新技术,将物联网技术
政府为主导,属地为基础,高校为龙头,集政府、学校、民间的综合资源和力量,形成学龄前幼儿启蒙熏陶、中小学认知教学、大专院校深造,一条龙教育。开展课堂教学、网络学习、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环境问题已经逐渐显现,如何更好地进行环境教育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在中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环境教育以便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