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的生存策略研究:毒性、化感作用和吞噬营养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85177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是一种全球分布并产生毒素的有害藻华原因种,其有害藻华已经通过产生卡罗毒素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很多鱼类的死亡。剧毒卡尔藻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突出的繁殖能力与其多样化的生存策略是紧密相关的。本论文利用多种方法研究了剧毒卡尔藻的三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生存策略,即毒性(对动物而言)、化感作用(对共存浮游植物而言)、和混合营养(主要是吞噬营养),以研究它们的作用机制以及对自身发展的生态学意义。我们研究了分别分离自中国(北戴河、宁德、珠江口)和美国(切萨皮克湾)的四株剧毒卡尔藻的毒性和化感作用以探究毒性和化感作用,并探讨了其生态学意义。毒性实验的方法为将三种毒型实验模式动物(海洋青鳉鱼Oryzias melastigma,卤虫Artemia salina,和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分别培养于四株不同浓度梯度的剧毒卡尔藻的活细胞培养液和超声细胞破碎液中作为实验组,将培养于f/2培养液和添加球等边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作为饵料的f/2培养液中的相同个体数量的三种模式生物作为对照组,计算不同处理的四株剧毒卡尔藻分别对三种受试动物的致死率和半致死浓度(LC50,Half lethal concentration)以比较毒性差异。同时,计算卤虫无节幼体和褶皱臂尾轮虫对剧毒卡尔藻的24 h摄食率用来研究剧毒卡尔藻毒性对动物摄食率的影响。化感作用实验的方法为以四株剧毒卡尔藻分别与受试微藻种(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一种已被证明对化感作用敏感的裸甲藻)在不同浓度梯度下共培养作为实验组,以相应浓度和相同培养条件的所有株系的纯培养作为对照组。通过计算参数“相对于对照组细胞增长率%(Grc,Growth relative to control%)”来定量比较剧毒卡尔藻不同株系间和不同细胞密度下的化感作用。同时我们也对一株分离自中国东海近岸(前述之福建宁德株)的剧毒卡尔藻的吞噬营养作用开展了系统研究。此部分主要通过加入不同种类的摄食对象对剧毒卡尔藻的摄食行为进行观察,以及通过用荧光探针对溶酶体/吞噬溶酶体进行染色的方法对剧毒卡尔藻在不同食物种类、生长周期和营养盐水平下的摄食能力进行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于剧毒卡尔藻的毒性,四株剧毒卡尔藻的毒性存在显著差异。其毒性从高到低的顺序总体为KVND-1(宁德株系,2016年分离)>KVBDH-1(北戴河株系,2014年分离)>KVPRE-1(珠江口株系,2011年分离)>KV7+8(美国切萨皮克湾株系,2006年分离)。我们发现毒性的减弱顺序与实验室的培养历史(即自分离建立纯培养的时间)明显相关,也即剧毒卡尔藻毒性表现为随在实验室长期培养过程中逐渐减弱。这进一步说明卡罗毒素的产生很可能是细胞对摄食压力和其它胁迫的响应。我们还发现卤虫对不同株系剧毒卡尔藻的摄食率明显受毒性强弱影响,即毒性更高的株系更不易被摄食,说明卡罗毒素一定程度上使剧毒卡尔藻避免了被捕食从而对种群增殖提供了优势。(2)对于剧毒卡尔藻的化感作用,所有四株剧毒卡尔藻在高细胞密度下(>100,000 cells m L-1)都不同程度且显著地抑制红色赤潮藻的生长,且不同株系的化感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为KVBDH-1>KV7+8>KVND-1,KVPRE-1。但是在低密度下则随株系、共培养时间、受试种与目标种的起始细胞密度比等因素的变化而分别表现出或积极(促进)或消极(抑制)的化感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化感作用在剧毒卡尔藻藻华的起始可能并不发挥关键作用,但在藻华中、后期可能发生重要作用。不同株系的剧毒卡尔藻在化感作用和毒性的强度顺序并不是完全平行的,表明剧毒卡尔藻的化感物质与毒素可能不是相同的物质,或者虽然是相同的物质但对目标藻产生作用的方式不同。(3)对于剧毒卡尔藻的吞噬营养,我们发现剧毒卡尔藻是杂食性的吞噬者,即可摄食受试的所有种类的有机体,包括活的或死的共培养的微藻细胞红色赤潮藻、多环马格里夫藻(Margalefidinium polykrikoides)、李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leei)、盐生红胞藻(Rhodomonas salina)、球等鞭金藻、轮虫(褶皱臂尾轮虫)、卤虫、鱼类(海洋青鳉鱼),甚至本种的死细胞。尤其是剧毒卡尔藻可以摄食比他们自身细胞大很多的动物个体或藻类细胞,即所谓“微捕食”(micropredation)。剧毒卡尔藻具有灵活的摄食方式,其具体的表现为既可以直接吞噬小的摄食对象的整个细胞(即狭义的吞噬作用)也可以通过捕食茎(peduncle)摄取所有被提供的食物的细胞内容物(即捕食茎摄食myzocytosis),不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或鱼类,剧毒卡尔藻都倾向于摄食不能运动或刚死亡的对象。这一结果表明剧毒卡尔藻很有可能是通过趋化作用(chemoattraction)寻找食物和捕食。同种相食行为(cannibalism)即藻细胞摄食本种的其它不健康或死亡的细胞)在剧毒卡尔藻中为首次发现,这一行为利于在营养限制条件下帮助维持种群的生长和长期续存。剧毒卡尔藻的生长率与摄食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且在摄食不同的摄食对象时表现出差异,当添加盐生红胞藻作为摄食对象时生长率最高。剧毒卡尔藻的摄食能力可以在营养缺乏时得到激发。总之,我们认为杂食性吞噬营养(“无所不吃”)可能是剧毒卡尔藻扩展其营养生态位并成功形成世界性分布和频繁藻华的关键生态学机制。
其他文献
黑潮入侵对东海陆架的海洋动力和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中,黑潮入侵量都是通过200m等深线的体积输运来评估的。然而,这种近似的替代可能导致黑潮入侵通量的低估,因为它无法分离黑潮和陆架水的向岸和离岸输送。本文建立了覆盖东海、黄海、渤海的三维高分辨率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式,并基于此模式提出了一种全流域被动示踪模拟方法,暨通过在目标
中尺度海表温度(SST)扰动和海表风应力扰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调节大气和海洋状态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的大部分气候模式还不能有效地表征这一中尺度海气耦合过程。特别在南美西海岸海域的中尺度海气耦合非常强烈,气候模式模拟一直存在一个明显的SST暖偏差。本文采用局地加权回归(LOESS)的滤波方法,从高分辨率的Quik-SCAT风场和AMSR-E SST卫星观测数据中提取了南美西海岸大气和海洋的中尺度扰
热带太平洋次温跃层环流对于全球海洋大输送带环流和暖池热量的再分配及气候变化等有重要影响,历史上由于缺乏观测数据,全球大洋次温跃层环流研究稀少且远远落后于上层环流研究。近十几年来,随着国际Argo剖面浮标观测计划的实施,大洋次温跃层环流研究逐渐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太平洋Argo剖面漂流浮标的温、盐剖面观测数据和停留层漂流轨迹数据,结合130°E和137°E断面历史走航观测以及五年滑动平均的历史
初始误差能够导致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预报结果产生显著的不确定性。本文使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PPSO智能算法)将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CNOP)方法应用到复杂的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GFDL CM2p1(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 Climate Mode
本篇论文针对地形影响狭窄通道溢流的动力过程开展资料诊断和理论研究,对印尼海及太平洋深层关键通道的底层溢流进行了个例分析,在海峡地形对深层环流动力特征及混合的影响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首先,基于海洋观测,对利法马托拉海峡(Lifamatola Passage,简称利法海峡,位于赤道附近)的印尼贯穿流(ITF)深层分支的水动力学特征开展了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将不考虑地转的、计算连通海盆的单一海峡溢
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是一种非运动、球形、大小约2-3μm的微微型浮游植物,隶属于海金藻纲。1985年以来,抑食金球藻在美国东海岸经常性的引发有害藻华“褐潮”;1997年前后,在南非附近海域也爆发了几次抑食金球藻褐潮;2009年以来,在中国渤海沿岸海域频繁的发生抑食金球藻褐潮。褐潮的爆发对沿海生态系统有巨大的破坏作用,同时使水产养殖业遭受了重大损失,特
放射虫是单细胞海洋原生动物,主要营浮游生活,分布广泛,多样性程度极高,是海洋微体古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研究基于采集自黄海和东海浅水陆架区、西北太平洋边缘海深水区以及赤道西太平洋的三批表层沉积物样品,对三区域放射虫进行调查分析,辅以从网络环境数据库提取的多年环境数据的年平均分析资料,以探究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组合与特定水体环境的关系。主要工作成果如下:1.对西北太平洋边缘海黄海和东海陆架区的59个
由台风所产生的涌浪因其携带能量高、影响范围广、观测难度大等特点,在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等方面备受关注。同时,台风的非对称结构及其变化常伴随着台风强度的变化,并影响台风浪的生成和发展。这使得利用真实观测对台风所产生的涌浪进行追踪和分析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波模式(WaVe mode,WV)产品的涌浪观测数据,追踪台风所产生的涌浪,对台风涌浪场的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台
冷泉是继热液之后另一种特殊的深海环境。南海冷泉生态系统以甲烷流体、自生碳酸盐岩、化能自养微生物群落以及大量的单质硫为特点。本研究利用2017年和2018年“科学号”冷泉-热液航次获得的冷泉沉积物样品,通过宏基因组学对南海冷泉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分布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冷泉沉积物样品中参与硫元素循环的微生物进行了筛选,获得了一系列硫氧化微生物和潜在的新属新种。在此基础上,对赤杆菌氧化硫代硫酸钠产单质硫的
潮间带底栖有孔虫具有很高的生物量,是微小型底栖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底栖微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种类多、分布广、个体小、生命周期短、对环境变化敏感、大部分具有能在沉积物中长期保存的壳体等特点,使其成为古海洋环境和古气候重建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载体。潮间带同时受到陆地、海洋和大气因素的影响,环境复杂多变,且不同区域的底栖有孔虫组合存在很大区别。因此探究潮间带底栖有孔虫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