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包括雷珠单抗,康博西普),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及两者联合辅助23G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住院行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PDR的110例110眼(双眼PDR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手术眼)纳入本研究。A组:PPV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或者康博西普0.05ml)患者26例26眼。B组:PPV术前已行PRP患者28例28眼。C组:PPV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或者康博西普0.05ml)和PRP患者27例27眼。D组:PPV术前未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及PRP患者29例29眼。比较四组患者PPV术中并发症(出血量、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硅油填充率、电凝止血),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术后玻璃体再出血(postvitrectomy diabetic vitrerous hemorrhage,PDVH)及其他并发症。注:A组及C组两组患者为既往已接受PDR治疗,根据眼底荧光造影(FFA)已行PRP治疗。结果:1.术后1m,四组患者平均BCVA分别为1.11±0.26,1.28±0.26,1.06±0.34,1.46±0.38,术后6m平均BCVA分别为0.82±0.12,1.10±0.22,0.81±0.12,1.13±0.25,组间整体比较,术后1m、术后6m四组间视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术后平均BCVA都比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A、B、C三组患者平均BCVA均比D组患者高,视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B、D两组患者间平均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A、C两组患者间平均BCVA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C两组患者平均BCVA均比D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患者术中使用电凝的眼数分别为4、9、3、12眼,对组间电凝使用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中硅油填充的眼数分别为4、10、4、14眼,对组间硅油填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中出现严重出血的的眼数组间整体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四组患者术后玻璃体早期(≤1m)再出血眼数分别为2、2、2、10眼,对组间早期出血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术后玻璃体早期(≤1m)再出血眼数均比D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67)。四组患者术后玻璃体晚期(>1m)再出血眼数分别为1、1、1、2眼,对组间晚期出血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抗VEGF、PRP辅助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可减少术中并发症,降低术后早期玻璃体再出血率,有效改善患眼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