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彰显作者的自省意识,不时自我指涉,揭示文本创作的虚构过程;它既反映作者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新看法,又是作者试图摆脱“影响的焦虑”的努力。它在20世纪60年代后蔚为大观并非偶然,时值美国和世界文化界的一个多音共鸣的时代:美国的反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后结构主义思潮、文学和艺术形式实验热潮的涌动……。许多黑色幽默小说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元小说创作,诠释了自己对小说未来的构想和信心。其中,弗拉季米尔·纳博科夫、库尔特·冯内古特和约翰·巴思的元小说最具代表性。纳博科夫酷爱细节。其渊博的文学、艺术知识,强烈的游戏意识,使得其创作如同他热爱的蝴蝶一般美丽多姿。他的创作暗含玄机,善于玩弄文字游戏,制作带有典雅谜底的谜语,在丝丝精妙的细节中激荡着艺术的激情,使得他的作品仿佛是一部部文学艺术词典。较之他人,其创作的互文性体现得最为突出。与其说他是妙笔生花,不如说他更善于点石成金。此外,他的多数小说都涉及从事写作活动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本身就是对文学虚构的揭示。冯内古特是黑色幽默作家中最具有未来意识也是最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位。虽然他讨厌自己的作品被贴上科幻小说的标签,但客观事实却是科幻元素是他战无不胜的利器。正由于有了这一利器,他才能自由地在现实与梦想中进行时间旅行,更好地表现对于地球和人类生存的关注,也能够自由地、多层次地展现对于文学创作本质的揭示。而巴思的“文学枯竭论”甚至比他的小说反响更大,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文学危机意识的普遍存在。怎样使小说摆脱危机,巴思不断用自己的创作进行探索。在黑色幽默小说家中他是最关注神话的一位。他把作家的自觉意识贯穿于对古代神话的重写之中,既体现了其对文学传统及其关系的青睐,也质疑了神话的神圣地位。这使得他的元小说创作具有特殊的意蕴。诚如我们所知,元小说是作家对抗传统现实主义成规,消解“真实”理想及其统辖下一切制约的有效方式。它破除了对“真实”的迷信,拆解了现实主义观念的权威地位,并无情地揭示了现实主义成规的虚假性和欺骗性。这是作家为了突破传统的小说观念,试图探索未来小说创作之路的自觉尝试。元小说创作高潮迭起,佳作层出不穷,如《洛莉塔》、《五号屠场》等都是雅俗共赏、广有影响的名作。在此意义上,它的存在表明:文学不会走向“枯竭”,而是会展现日新月异的美。这恐怕是其被不同民族作家选择的根本原因。但是有些元小说创作却陷入语言游戏的泥淖之中,提供给读者的多半是一堆空洞的能指符号。这样写作似乎成了玩弄文学、玩弄文字、玩弄读者、玩弄批评甚至玩弄作者自己的游戏,结果使得小说往往晦涩艰深,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不但没有拉近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反倒把读者这一文学消费的中心推得越来越远,与此同时却滋生出了众多的诠释者和阐释家。这无疑使小说这一大众文体陷入了尴尬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