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裸鼠模型的Ⅰ<'125>粒子植入与后装治疗的对比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zj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宫颈癌裸鼠模型,研究I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应用于宫颈癌的可行性及相关机制;   方法:建立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C33A的BALB/C-nu裸鼠模型,建模成功的76只裸鼠随机分入粒子植入、后装治疗及对照组,治疗结束观察3个月后处死,从疗效及副作用方面对两种治疗方式进行评价,并探讨I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相关机制。   结果:在Hela细胞裸鼠模型中,粒子植入及后装治疗均表现出优秀的肿瘤抑制能力,抑瘤率均达90%以上;而粒子植入相比后装治疗,具有皮肤损伤较轻微,体重下降幅度较小,恢复较快等更轻微的副作用。两者均可导致裸鼠卵巢出现明显萎缩。在C33A细胞裸鼠模型中,两种治疗方式疗效均较差。   结论:I125粒子植入在宫颈癌裸鼠模型上有一定的疗效,且于后装治疗相比,疗效相同,但副作用更小,值得进一步进行宫颈癌的临床治疗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是体内一种强效促血管生成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VEGF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其增殖,直接或间接参与血管生成,增强血管通透性。VEGF还能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通过IP3K/ Akt/NF-κB和MAPK/ ERK信号途径介导发挥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作用,包括减少凋亡,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以及改善神经功能。阿司匹林(ASA)是经典的抗甾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