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物权法》第9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此条法律规定,我国对于不动产物权变动采用登记生效主义,但如此一来必定会引发未登记买受人的权益保护问题。通常情况下不动产交易双方达成合意与实际取得不动产物权之间在时间上存在间隔,在这段时间间隔内,不动产出让人因再次出让该不动产或者因为不动产出让人对外欠负债务而导致该不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物权法》第9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此条法律规定,我国对于不动产物权变动采用登记生效主义,但如此一来必定会引发未登记买受人的权益保护问题。通常情况下不动产交易双方达成合意与实际取得不动产物权之间在时间上存在间隔,在这段时间间隔内,不动产出让人因再次出让该不动产或者因为不动产出让人对外欠负债务而导致该不动产因被查封等而处于限制处分状态时,将对不动产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所有权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简单机械的遵循不动产物权变动登记生效主义,而不论原不动产受让人为取得该不动产所有权作出任何的努力,其最终只能获得因合同关系而产生的债权人地位,然而由于债权的平等性,究竟哪一方应当取得该不动产最终的完整物权仍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为了合理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基于期待权理论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司法解释,以求对上述情形下原不动产买受人给予一定的特殊保护,赋予其更多更有效的救济途径。遗憾的是,在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中,期待权并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制度规则,而仅仅是基于权利分类的需要,被作为与既得权相对的概念而提出,其规则仅散见于相关法条和司法解释之中。本文写作的目的在于探求能够可行有效的保护善意不动产买受人合法权益的路径。本文共分为四部分。首先在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针对不动产登记前买受人期待权相关问题当前的研究现状做出了梳理,并且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期待权的概念加以界定,归纳了当前不动产登记前买受人期待权研究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主要将不动产登记前一定条件下买受人的法律地位界定为期待权,同时以此为基础对期待权理论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在第一节中对期待权基本理论在学界中的争论予以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理论界和实务中长期存在争议的期待权概念、性质问题分别从理论研究状况和司法实践、立法等方面的现状做出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同时也例举了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对期待权的运用和体现以及其成立的构成要件。第二章针对不动产登记前买受人期待权的法律效力进行了论述。其中包括对抗出卖人以及其他第三人侵害的效力和其相关处分效力以及转化为完整权利的形成效力。第三章是构造我国期待权理论的实际思路和具体路径。在对我国不动产登记前买受人期待权相关规定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德国不动产登记前买受人期待权制度法律经验的考察与分析,借鉴德国相关立法和司法经验,对我国继受期待权理论路径进行构造,针对当前存在的常见问题寻求解决思路,切实维护买受人合法权益。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与EBV(EpsteinBarr virus)感染型和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型胃癌的相关性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使用TCGA和GEO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析胃癌中PD-L1的表达情况,并选取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304例胃癌组织
随着人类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不同生产生活需求,越来越多化学品被合成并运用到各个领域。然而,这些化学品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给人类以及动物健康带
在我国,由于土地资源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人们只能通过划拨和订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方式获得土地的使用权。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目前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已成为获得土地使用权最常见的一种方式。然而,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就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合同法律性质的认定问题争论已久,尚未对合同的法律性质形成一致认识。在学术界,民法学者普遍主张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民事合同,认为土地行政部门与土地
陈震以大胆突破、无门户之见的态度和批判精神,在其所著的《读〈诗〉识小录》中对“郑卫之音”的“淫诗说”持客观公允的看法,从语言风格角度剖析部分郑风虽辞欠庄雅,但并不淫邪。他摒弃门户之见,主张“不拘序传,惟是而已”及“所取者,惟其言,不惟其人”的观点,保留了大量已佚的著述评点,具有文献价值。他涵咏文本,寻求诗本义,吸收清代笃实谨严的治学风气,在“以《诗》为经”的大环境下,做出“即《诗》见文”的突破和尝
陆架边缘海作为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带,在全球海洋碳循环中饰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同时由于其较大的时空差异性,导致部分陆架边缘海碳源汇状态不明晰。因此,陆架边缘海碳源汇研究也愈加受到重视。本论文通过进一步讨论黄海碳源汇性质、估算碳存量,并评估其调控机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中国陆架边缘海碳源汇研究,也为了解全球环境下的黄海碳循环过程及碳收支通量提供基础。本研究基于2011年至2018年间黄海空间覆盖率和
蜈蚣草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砷超富集植物,具有极为高效的砷吸收、转运及富集能力。在自然环境中,砷酸盐[As(V)]是好气土壤中砷的主要存在形态,同时也是蜈蚣草吸收砷的主要来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存在大量关于侵害用户隐私信息的问题,如用户个人信息泄露、被盗、不合理使用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合法利益。近年来,有关用户个人信息的相关立法散见于多部法律,如《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第十四条、第二十九条及第四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信息网络侵权规定》)第十二条、《网络安全法》第四章、《民法总则》第一
随着纳米材料的生产和应用的逐年递增,AgNPs在生物技术、电子、医学、环境修复、生物传感器、农业以及食品工业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AgNPs排放到陆地或水生环境后,会与自然界中天然有机物(NOM,Natural organic matter)发生相互作用而加剧生态毒性,因此,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评估AgNPs释放到含有NOM的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后果,从而为如何有效的去除水体中纳米银的技术和方
氯代有机物在化工、农药以及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在环境中难以被生物降解,并沿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且具有不可忽视的生物毒性和三致效应。因此,发展高效去除技术是重要的
以黄河源区龙羊峡以上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收集龙羊峡入库站唐乃亥水文站及出库站贵德水文站1960—2013年的实测径流量和泥沙量数据,分别进行自然环境变化下和人为变化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