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丘陵山区是汉中旱地作物主要生产地区,这一区域立地条件差,土地瘠薄,交通不便,基本没有灌溉条件,但光热资源丰富(特别是海拔800—1000 m地区的阳坡地),多为一季有余,两季不足,非常适宜发展套种模式。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田间试验分析,马铃薯间套玉米栽培模式比较适宜在汉中丘陵山区推广应用,但套种的品种、带型、密度等一体化栽培的技术还不完善。为了充分发挥这一高效栽培模式的增产增效作用,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取得了一些具有指导实践意义的结论:(1)“地膜马铃薯—玉米”和“马铃薯—玉米”模式种植效益是“小麦—玉米”的3—5倍,且投入成本较低,适宜在汉中丘陵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马铃薯—玉米—大白菜”模式纯收入为2423.17元/666.7m2,但由于大白菜不耐运输与贮存,大面积发展会造成滞销和价格低廉,种植效益下降,因此推广面积不易过大。(2)通过试验研究表明,马铃薯产量在“马铃薯行距40cm,玉米行距40cm,带宽150cm”处理下最高,为1268.98 kg/666.7m2,且与其它各处理差异显著;玉米产量在“马铃薯行距40cm,玉米行距40cm,带宽160cm”处理下最高;综合玉米和马铃薯两项,产值和纯效益最高的处理为40-150带型。(3)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得出,早大白、克新一号和费乌瑞它稳产性,丰产性均较其它品种好;中金368和豫玉22两个玉米品种产量及经济性状均表现较好,以上品种适宜在汉中丘陵山区玉米/马铃薯高效栽培模式中应用。(4)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汉中丘陵山区马铃薯/玉米高效栽培技术中,玉米的最佳播期应为4月15日左右,马铃薯的适宜播期为2月上旬和中旬,这样利于获得高产。(5)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和玉米产量均呈抛物线状变化。试验中,玉米种植密度为3000株/666.7m2时产量最高,且2000及4000株/666.7m2处理差异显著;马铃薯种植密度为3000株/666.7m2时产量最高,与2400及2750株/666.7m2处理差异显著,建立回归方程,求解得出马铃薯最高产量的种植密度为3244株/666.7m2。(6)N-P2O5-K2O施用量为10-5-14 kg/666.7m2时,马铃薯可获得较高产量,建立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并对方程求解得出:最高产量为2033.98 kg/666.7m2,最高产量对应施肥量:N-P2O5-K2O:9.29-5.42-13.03 kg/666.7m2;最佳效益产量为2030.69kg/666.7m2,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P2O5-K2O:8.9-5.27-11.58 kg/666.7m2,N:P2O5:K2O为1:0.6:1.3。马铃薯为喜钾作物,在缺钾田块可适当加大钾肥施用量;在施肥上配合施用硼肥或锌肥对马铃薯有一定的增产作用。(7)马铃薯生长期间采用药剂防治晚疫病的均有防病保产效果,其中,以68.75%银法利悬浮剂和60%氟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使用后增产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