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般研究者看来,尽管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小说的篇数比较少,但是由于小说这一体裁的文学作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小说教学的地位也非常高。实则不然,在人教版(必修)高中语文的5册教材65篇文章中仅有6篇小说被片段式地选入。给人的印象是,数量如此之少,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研究者却忽略了教材中的小说是以节选的方式被选入的,在看似不完整的节选背后是6部完整的短篇甚至长篇小说。再看看语文教材的名著导读部分,被入选的10本名著中有7本是小说。如此说来,小说在语文教材中的数量甚多,少量的篇数仅仅是个表面的数字而已。此外,在一年一度的高考中,小说的身影也从无到有。这样分析来看,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分量很重。但是,小说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着十分尴尬的一面。小说虽然是片段式地被节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但是篇幅相对其他题材的作品依旧很长。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有能力阅读小说、喜欢阅读小说,通过课堂上片段式地小说学习,进而能够自觉地扩展到阅读整部小说,延展到更多的小说作品,甚至养成读小说的阅读习惯,成为语文教师颇具有挑战性的教学难题。本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分析目前高中小说教学的利与弊。包括四节,第一节是目前高中小说教学的现状,以时间为轴线,阐述了传统小说教学、课改之后的小说教学以及目前小说教学呈现的一种新的状态;第二节总结目前高中小说教学的优点,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第三节指出目前高中小说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意在总结目前高中小说教学需要吸取的教训;第四节分析目前高中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是理想读者的提出。在该章首先探讨了读者与文本的关系。其次,将众多理论家所提出的关于读者的理论建构,与目前中学生的实际结合,提出了在中学阶段应该培养怎样的理想读者以及这样的读者应该具备怎样的阅读能力才能改善目前高中生的阅读现状。第三章是对如何提升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其培养成理想的读者,提出了理论上的建构与设想,即教授学生一定的阅读方式并运用到阅读过程之中。本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介绍了三种阅读方式:叙述阅读、符号阅读、结构阅读。通过介绍这些阅读方式,并结合相关的中学教材中的小说,设计教学问题,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这些阅读方式的掌握。同时,也希望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有运用一定的阅读方式来阅读小说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