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沿海甲藻孢囊的形态、分类、分布进行的调查、分析,试图了解孢囊在我国的种类组成及作为赤潮种源的分布情况。并对其在典型海域,大亚湾海域的生态动力学等方面内容进行研究,以期说明它与赤潮发生、发展、消亡的内在联系,并为赤潮的预警、预报提供新的思路。 利用TFO重力采泥器分别在渤海四十里湾,黄海胶洲湾,东海舟山群岛,南海柘林湾、南澳岛、大亚湾、大鹏湾、深圳湾及桂山岛的重要养殖区采集表层沉积物,开展甲藻孢囊的分类与生物地域性分布的研究。记录了甲藻抱囊种类30种,其中新记录种10种,通过孢囊分析补充了这些海域甲藻种类的记录,特别是那些在水体中含量较少的潜在有毒种类塔玛亚历山大藻(Alxandriumtamarense)和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的分布。 1999年12月至2001年1月,在大亚湾澳头港海域用重力采泥器和沉积物捕捉器(Sediment trap)进行周年监测,观察甲藻营养细胞与相应的孢囊形成的季节性变化。得出夏季有最高休眠孢囊形成率(3.8~*10~6/m~2.d),冬季眠孢囊形成率最低(17/m~2.d),平均为1.4~*10~2/m~2.d;甲藻季节性形成休眠孢囊的模式存在种间特异性,有些甲藻能全年形成孢囊,有些只能在特定的季节形成。 锥状斯氏藻一般情况下多以有性繁殖方式产生休眠孢囊,在它的赤潮后期,锥状斯氏藻形成大量的暂时性孢囊(最高形成率为8.0~*10~6/m~2.d),或许起到减少水体中营养细胞数量的作用,成为赤潮消退的可能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