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资本结构的比较及原因探析——基本股东代理成本视角的分析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l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公司在进行融资决策时,首先应该选择内部融资,当内部融资不能满足融资需要时,公司才会考虑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决策中,公司优先选择债权融资,然后是股权融资,公司在做出如此决策的主要依据是根据资金的使用成本来作为衡量基准的,内部融资成本最低,其次是债权融资,资金使用成本最大的是股权融资。融资决策直接会导致公司资本结构的差异,依照传统理论进行的融资结果,会导致公司的债务占整个资金来源的比重较大,而股权占比则较小。  但是,在现实中,公司的资本结构的实际情况与理论分析是否一致呢?不同的地区和不同公司具有不同的结果,关于资本结构比较,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采取跨国公司作为分析目标,比较各个国家跨国公司资本结构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比较结果显示,从融资结构方面来看,西方七国的跨国公司在进行融资决策时,依靠内部融资的比例相比中国跨国公司的比例较高;从外部融资结构方面来看,西方七国跨国公司外部融资中,主要依靠的是债务融资,中国跨国公司在融资过程中依靠权益性融资的比例较高。  紧接着,笔者对造成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资本结构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的独创性在于将公司资本结构看成各方进行博弈的结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引入了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对公司融资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大股东控股比例高,大股东往往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公司的管理层,因此,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非常严重,大股东倾向于向中小股东“圈钱”,因此这是导致中国跨国公司资本结构中权益比重高的原因,本文将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作为一个解释变量,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之后,通过计量回归结果证明,公司资本结构中权益占比与大股东持股比例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财务舞弊行为事件的背后,大多伴随着高级管理者的指使或者参与,而这样的故意舞弊行为往往更加隐蔽,难以审查,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也是最大的,对整个市场也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