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无处不在。隐喻的的使用极其普遍,这一点不仅体现了其广度也体现了其深度。多年来隐喻研究历经了4个不同的阶段,从早期单纯的隐喻修辞手段研究发展到语义研究,语用研究及认知研究。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因此隐喻不再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隐喻研究的众多理论中,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是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隐喻是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并且概念隐喻是长期储存在人类大脑中的。但概念隐喻理论讨论的是规约性的隐喻表达,因此该理论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隐喻意义构建的动态特征。20世纪90年代福柯尼亚和特纳共同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这一新兴理论为隐喻意义构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概念整合理论提出的4空间网络模型,其中有:输入空间1、输入空间2、类属空间及合成空间。在合成过程中,首先是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和信息被投射到类属空间;同时,在这两个输入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合成空间经过组合、完善、扩展,才实现新结构和概念的产生。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意义构建具有强大的阐释力,以至于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将其应用于隐喻构建研究中,同时也取得许多成果。但他们中大多数的研究仅局限于隐喻在认知和概念合成中的作用,很少涉及和研究施喻者。作为语言的认知主体,施喻者在隐喻意义构建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正如前面所提到的,4空间之间的映射是部分的、有选择性的。换句话说,输入空间的共有信息是部分被选中再投射到类属空间,进行结构整合,并有选择性的投射到合成空间。那么,这些被选中的共有信息是如何被选择的--其理据是什么?这些共有信息是否可以在四空间网络模型中或其它图解中得以体现?本文认为其理据就是施喻者的聚焦方式,并且此种聚焦方式可以体现于图解之中。本文用概念整合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在四空间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施喻者的聚焦方式—施喻者如何选择两输入空间中的聚焦点。本文指出施喻者的聚焦方式共有六种:外聚焦,内聚焦,交叉聚焦,单聚焦,多聚焦及零聚焦。本文以英国电视剧《梅林传奇》中的隐喻表达为例,试图从施喻者的角度分析这六种聚焦方式在意义构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希望能将隐喻研究发展推向另一个宽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