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抵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我国采取了发放四万亿的救市行为以刺激经济发展,短期内遏制了经济硬着陆的危险趋势。但随着银行信贷投放规模的激增,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现象日益严峻,以制造业为代表的行业不良贷款再次回升。由于商业银行表现出的顺经济周期特性,不良贷款的发生有着显著的滞后效应,因此信贷供给的增加短期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贷款率,但就长期而言,过度的信贷投放对信贷资产质量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从国内外经营实践来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配置策略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经营发展,量化性的信贷策略有助于银行高效配置信贷资源。基于此,本文以产能过剩现象突出的制造业为例,根据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部分商业银行公布的历史数据加以分析,运用Hansen(1999)提出的“面板门槛模型”对商业银行过度信贷与贷款质量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找寻合理的信贷投放区间,使该产业的信贷资产质量达到最优化状态,提高银行信贷投放效率,提升银行自身经营效益。 本文首先对过度信贷及贷款质量进行了定性分析,阐明了造成过度信贷的原因及影响,明确了贷款质量的衡量指标,进而通过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选用信贷规模实际增速作为门槛变量,当期信贷规模作为解释变量,以表明信贷规模的实际增速影响了当期信贷投放,进而导致了当期不良贷款的变化。经测算,针对制造行业,当年度信贷规模实际增速超过1.023%,名义增速超过19.142%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将显著提升。因此,商业银行应着重控制信贷投放规模,防止盲目过度放贷,以提升贷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