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在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在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处于货币供给由外生性逐渐向内生性转变的重要阶段,货币需求函数以及货币需求结构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探索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要素显得至关重要。为此,全文围绕着以下四个命题展开:第一,在狭义货币条件下我国货币需求因素与货币供给的相关性。第二,在广义货币条件下我国货币需求因素与货币供给的相关性。第三,在货币供应量不变条件下,我国的三种货币需求是否存在“挤出效应”?第四,在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条件下,对物价产生的影响?本文借鉴了凯恩斯流动性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需求函数,结合我国转轨时期的特殊国情,利用协整检验等研究方法,构建出转轨时期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从而解决第一、二两个命题。得出货币需求收入弹性低且狭义货币的收入弹性小于广义货币的收入弹性。货币需求的实际利率弹性和价格弹性敏感度较高,且广义货币需求的实际利率弹性和价格弹性要明显比狭义货币需求的实际利率弹性和价格弹性低。同时研究了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得出狭义货币需求函数短期要比广义货币需求函数稳定。为解决第三、四两个命题,本文从货币需求结构的角度研究我国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结构也是按照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划分,即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通过分析得出: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存在相互挤占的现象;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不一定表现为一般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上升,也可能表现为资产价格的抬升或者被贮藏起来间接影响商品或资产的价格;另外,分析了转轨时期为培养和完善金融市场、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矿藏资源市场等要素市场所产生的特殊货币需求。最后,根据研究的结论为我国货币当局提供政策建议,包括建立商品、资产价格指数等多种指标体系,进一步提高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兼顾多种货币需求,并关注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