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翻译研究逐渐出现了一个趋势上的转变,即从重视语言向重视文化的转变,这种转变尤其体现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翻译不再是一种只涉及两种语言的单纯的语言活动,它更是涉及两种文化的跨文化的活动。人们阅读别国的文学作品时,不再只是想从中获得新鲜的故事体验,更多的是想从中体会和了解异国文化,从而在精神文化领域与作者进行交流。然而,既是跨文化,这中间的鸿沟,亦即文化差异,就必然会给译者和读者带来障碍。文化差异势必会导致文化缺省现象,这种现象是指语言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同一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从交际的角度看作者这样做是为了使行文简洁且提高交际效率。然而缺省的带有文化特色的部分却又势必给交际中的目的语读者造成意义真空,使他们因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而无法很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文化现象,从而影响了他们对译作的感受以及对异国文化的了解。面对文化缺省,译者有必要对这种文化上的真空做出有效的补偿,以便使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异国文化。因文化缺省主要由文化负载词引起,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文化负载词是成功补偿文化缺省的关键。萧红在《呼兰河传》中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东北一座小县城的风俗画,各种东北的风俗民情都跃然纸上,要将其译好绝非易事。目前这本书只有一种英译本,就是美国汉学大家葛浩文在20世纪70年代翻译的译本。通过使用定性法及定量法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后,本文作者发现,葛浩文的译本有其成功之处,但缺憾是译文中缺乏大量的对文化缺省现象的补偿,不便于译文读者了解中国东北民俗文化。而所作的问卷调查显示,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及中国地位的提升,当前外国读者对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相比七十年代已增加了许多。本文以葛浩文英译《呼兰河传》中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探讨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缺省及补偿等理论基础上,列举详实的例证对书中的文化缺省提出包括文外补偿、文内补偿、归化及删去等不同情况下酌情使用的补偿手段,尤其强调文外补偿在《呼兰河传》翻译中的重要性。希望本文能对指导文学翻译,尤其是涉及大量文化因素的文学翻译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