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肠病,免疫系统调节异常在UC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针刺足三里穴(ST36)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机理尚不明确。针刺足三里穴治疗UC少见报道。本课题运用电针刺激UC模型大鼠的足三里穴,观察结肠质量、组织形态损伤、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促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评价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UC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治疗作用的机理。 方法: 本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UC模型对照组、UC模型+针穴组(双侧足三里穴)、UC模型+非穴组(双侧足三里穴旁0.5cm)。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液灌肠诱导建立UC大鼠模型。以结肠重量、组织形态损伤、结肠组织MPO活性、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等指标来评价其炎症和损伤程度。结肠组织形态损伤通过解剖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出。并用分光光度分析法测定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 (NIPO)活性,放射免疫分析法(RI)检测大鼠血清中L-6、IL.8和TNF a含量。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肠组织TNFl mRNA表达水平。 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模型对照组组织形态损伤严重,结肠质量/体质量(me/m。)(ms培)及结肠组织惭 活性(Pkat勺组织)均显著增加u化.01):血清TN卜。、IL七和1卜8含量及结肠组织TN卜。InRN 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尸<0.01)。且各参量之间两两密切正相关(P<0.of)。 2.电针足三里穴后,与UC模型对照组相比,组织形态损伤程度减轻,me/。。及W 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TNF-。、IL-6和 IL-8含量及结肠组织h卜。mRN A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尸的.01;八0.05:八0.05:P<0.01)。 3.电针非经非穴后,与UC模型对照组相比,上述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 (P>0.05)。 结论: UC模型大鼠促炎细胞因子含量及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巨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提示:IL-6、IL-8和TNF-Q可引起UC的炎症免疫反应,其含量升高参与UC的免疫发病机制。电针足三里穴可阻止促炎细胞因子的升高,并对UC模型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减轻UC大体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损伤,降低MPO活性。这种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足三里穴良性下调促炎细胞因子IL-6、ILS和TN’F-口有关,表明免疫因素可能是经络-脏腑相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与免疫系统有关。